日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应急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科技部举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项牵头组织部门)代表,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和部分专家代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了解,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牵头组织实施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期限为2008年至2020年。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8年来,聚焦传染病防控关键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使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重大突发疫情也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应急能力跨越式提升
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秦怀金表示,传染病防治专项以完善国家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诊、防、治水平为目标,集成优势资源,进行协同攻关,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专项取得显著成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使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突破一批制约艾滋病、乙肝、结核病诊防治的关键技术,为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乙肝向中低流行水平转变、肺结核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强化技术体系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建立了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区域重点检测实验室和800余个哨点医院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传染病症候群监测实验室网络。在病原监测预警、检测、确证和患者应急救治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有效应对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埃博拉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实现从被动应付疫情到主动应对威胁的转变,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彰显了中国力量。
二是突破一批三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诊防治关键技术,为降低三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在艾滋病方面,艾滋病毒核酸筛查试剂实现国产,将检测窗口期从28天缩短到11天以内,大大降低输血传播风险;推广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技术方案,使我国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艾滋病性传播减少了62%;基于国产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使治疗费用降低了79%。在乙肝方面,优化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大大降低接种无应答率及低应答率,提高母婴阻断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优化重型乙型肝炎治疗方案,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在结核病方面,产出一系列诊断试剂,使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时间由4-8周缩短至6小时以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并完善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在三病领域,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的结合,传染病防控科技综合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建立完善了病原体检测、监测预警、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产品研发和评价等技术平台;在新发传染病病原学、病原体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成果;聚集、培养了一大批领军骨干人才和青年英才,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专项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重大突发疫情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
徐建国院士则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以来,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重点部署,大大提升了我国在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和新发病原发现的创新能力,并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取得了瞩目成就。
一是建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病原体筛查鉴定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的检测技术体系以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形成了对新病原体的识别鉴定能力,病原快速检测鉴定的能力大大提升。这些技术已应用于传染病常规监测工作和应急工作中,经过多次实战检验,在突发疫情处置病原确认中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是形成病原体分子分型监测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传染病多病原筛查技术体系和监测技术,为传染病监测从单病种零散监测、被动监测向多病原综合监测、主动监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病原体分子分型技术和适于我国国情的信息化网络核心技术体系,并实现了我国传染病防控应用转化,为我国疾控系统的“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提供实验室分析和网络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实现病原监测分析技术升级换代,实现不同地区网络实验室的数据交换和信息管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与加拿大后国际上第三个实现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国家,并形成了独创的“国家—省—市”三级病原体分子分型监测网络信息化和工作管理模式,疫情发现和溯源能力大大加强。
同时,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于传染病症候群的病原谱监测研究实验室网络,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省市级区域重点实验室和800多家医院实验室组成,针对发热呼吸道、腹泻、发热伴出疹、发热伴出血、脑炎脑膜炎五大症候群多病原开展监测。开展病原检测的种(型)数量从2008年的22种提高到2015年的90种;从“十一五”至“十二五”连续积累7年的科学数据,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我国五大症候群各类传染病的病原构成本底与病原谱时空动态流行规律。
三是突破多项传染病流行病学综合监测预警技术。整合流行病学与其他多学科信息、技术、传播相关大数据,建立了重要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预测、基于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分布地理信息图谱和传播风险评估预测等技术,实时分析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预测疫情传播风险、动态模拟疫情发展变化态势,快速评估干预措施实施效果,已在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血吸虫病、疟疾监测等工作中进行了应用,显著提高了监测和疫情发现的敏感性。
四是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能力。针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急需,重点加强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应急救治技术研究,建立重症化预测指标体系,探索了人工肝、抗病毒治疗应用于重症甲型流感治疗、微生态制剂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等新技术,制订了重症禽流感救治临床路径和救治指南;建成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纳入突发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建成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样本管理系统库,搭建了多学科的联合诊治平台,培训临床救治专家队伍。
“目前,传染病专项已进入‘十三五’时期的最后攻坚阶段,也是专项实施的决胜阶段。”秦怀金表示,专项将聚焦民生保障与疾病防控急需,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标志性成果,加强聚焦瘦身,调整优化技术路线;聚焦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职能转变与部门协调,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到2020年,依靠科技创新,使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有力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和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国家目标的实现。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重大专项实施以来,产生了一批重大成果,在支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未来重大专项要进一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李争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