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联体成立。安徽网图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人人谈之色变。我(安徽)省是全国结核病负担较为严重省份,结核病一直以来被列为我省三大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10月25日,在省卫计委领导下,作为我省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心,省胸科医院牵头成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结核病专科医联体。
经过一年建设,我省结核病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基层结核病诊疗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将于今天成立,这也标志着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成立结核病医联体
促进分级诊疗
随着全省“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有序推进,我省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结核病防治体系,但全省结核病诊疗医疗资源整体不足、各基层医院(市、县结核病定点专治医院)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公共卫生意识淡薄,各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相互流动有限、协调衔接不足,医疗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上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却面临就诊患者不足、诊疗手段有限的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2016年10月25日,按照省卫计委统一部署,安徽省胸科医院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疗联合体,成员包括省内77家医疗单位。
据悉,安徽省结核病医疗联合体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结核病医疗联合体。一年来,医联体成员单位内的会诊、转院制度已经建立,省胸科医院共实现下转病人5926人次,接收上转病人2475人次。此外,成员单位间实行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这也使得结核病病人属地归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出台分级诊疗指南
让诊疗更规范
为推动实现医联体范围内的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机制建设。医联体管委会组织医联体成员单位内专家组,按照我国《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结核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定点结核病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的原则制定了《安徽省结核病医联体分级诊疗指南》,针对19大类不同结核病及并发症、合并症制定了明确的分诊建议。
此外,《指南》针对具体的病情,明确了市、县(市、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专科门诊承担的诊疗责任。除基本实现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不出县,每个市至少确定1家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诊治耐多药和疑难重症肺结核患者外,结核病定点的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结核病的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结核病定点的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疑难及危急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普通结核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药品统一招标采购
保障药品供应
医联体建立后,安徽省胸科医院通过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进行结核病诊疗基线调查活动,初步摸清了全省结核病临床整体资源的分布情况(如皖南、皖北资源分布的差异,结核病诊疗医务人员职称等),为分级诊疗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省部分结核病诊疗单位药品品种不全,用于个性化治疗的自费抗结核一、二线药品采购量小,特别是市级耐多药定点医院二线抗结核药品品种多、用量小、供应不及时等问题。省胸科医院依托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和结核病医联体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结核病医疗机构用药情况基线调查工作,摸清了全省用药的基本情况。经研究并报请省卫计委同意,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联体决定牵头对临床必需、市场价格低、临床用量小的非项目抗结核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由中标公司统一配送,以有效保证我省优质的抗结核药品的不间断供应。
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将在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联体第二次全委会上将宣布正式实施,这也是我省首次开始尝试医联体范围内药品统一招标采购。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提升基层水平
为快捷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的结核病诊疗水平,省胸科医院每个月都会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与成员单位分享结核诊疗的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定期组织专家到成员单位内开展门诊坐诊和查房工作,开展多医疗机构之间的疑难重症病例共同讨论。
经过一年的建设,全省结核病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基层结核病诊疗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有所提升。富有效率的结核病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下一步,省胸科医院将在省卫计委的指导下与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紧密合作,开展全省结核病的质控标准制定、专业队伍培训、医疗机构设备的配置、定点医院的检查考核、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工作,提高全省结核病诊疗水平。(叶晓)
转自:安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