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解决方案为央企“走出去”提供保障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02





  凭借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央企及其分支机构积极参与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建设等大型项目。但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也意味着可能产生较大损失。从防范风险、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等角度出发,诸多企业纷纷与中国信保“强强联手”。中国信保从企业需求出发,关注各方风险,不断探索扩展业务,为企业量身打造承保方案。
 
  海外投资风险有多高?不少企业在初探海外市场时会忽略这个问题,但拥有诸多海外投资经验的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海投”)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铮提醒,海外投资的风险不胜枚举,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
 
  由该电建海投投资的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已于去年11月实现首台机组发电,比巴基斯坦政府要求的工期整整提前了50天。“这一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项下最优先实施的电力项目,存在工期短、任务重、境内无大型燃煤电站实施先例等特点。”李铮说,中国信保同意将投资协议项下“政府违约”事件纳入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范围,突破了该险种以往的承保范围,最大限度保障了贷款人和投资人权益。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央企‘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信保和电建海投深化战略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与中国信保这样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合作,不仅能够覆盖海外投资的大部分风险,还能够在各个环节为中国企业提供多方位支持。”李铮表示,目前电建海投所有海外项目均已投保,2016年公司已投保项目保险金额近30亿美元。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设备”)对中国信保“私人订制”式服务提供的帮助也深有体会。
 
  2015年,阿尔及利亚近5亿美元的综合钢厂项目面临开工,急需开立预付款保函。中国信保经过多轮论证,在第一时间为中钢设备推出了“私人订制”的特险、担保联动解决方案,即通过授信为中钢设备开立非融资保函,项目风险通过与之联动的特定合同保险加以覆盖。
 
  在与中国信保合作的十余年间,中钢设备凭借在冶金工程领域的独特优势,将中国产品、技术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海外承建项目更是提升了所在国的工业化水平,促进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军工企业是对外贸易投资中不可忽视的参与者。“由于军品贸易不仅受一般商品规律的制约,同时兼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因素,虽贸易额有限,但意义重大。”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军贸的风险控制与风险识别,中国信保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工业”)在拥有军工背景的公司中较早开辟海外市场。2003年2月中国信保便为北方公司某军品项目出具了第一个军品中长期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单,此后中国信保还助力该企业开拓了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多个重要市场。
 
  近年来,在“军民融合”战略下,北方工业的业务从军品贸易扩展到石油、矿产、国际工程等多个领域。2013年,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中缅莱比塘铜矿因周边村民阻工被迫停工两个多月。期间,中国信保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与保障,让企业在面对海外投资风险时有了“定心丸”。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项目最终顺利完工,现在运行正常,很多当地村民在铜矿中找到了一份工作,有效改善了当地民生,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北方工业总会计师陈林对中国信保的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信保的承保,不仅仅提供了应对汇率、欠款等风险的手段,还有重要的‘溢出效应’。”陈林说,中国信保提供的国别风险报告、资信报告等信息,对于提升公司风险意识很有帮助,同时,中国信保的承保也意味着项目获得了政府层面的认可,这是一般商业保险机构无法做到的,北方工业已经将中国信保作为风险管控的制度安排。
 
  受访企业纷纷表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契机,企业将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带向世界,更用中国的资金、中国方案助力更多国家、地区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中国信保、“保险促融资、风险全覆盖、专业搭平台”三大举措,为企业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合作提供保障,“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不断凸显。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