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公司制改革启幕以来,铁总内部22个部门与旗下18个铁路局的改革调整同时推进。10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铁总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目前,铁总将按照“非运输企业-铁路局-总公司”这三步来完成公司制改革,如今,改革的第二步即将完成,总公司核心部门已经被拆分,公司制改制也走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业界指出,在改革的最后一步,铁总将更名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原则是实现绝对的政企分开。
三步走的市场化思路
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铁总的改革计划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将包括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在内的非运输类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第二步是让全国18家铁路局进行公司制改革,而第三步就是铁总本身进行公司制改革。
铁总下属报刊披露,济南铁路局、南宁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等已经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任命了路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在不少人眼中,地方铁路局从名称上来看更像是一个行政机构,而地方铁路局也的确是正局级单位,让部分业界人士担忧地方铁路局虽然名义上是企业,但市场化改革并不彻底,需要继续深化改革。
而除了18家地方铁路局之外,目前,铁总已经开始重组内部部门,为第三步改革进行铺垫。一直以来,运输局都是铁总中负责全国铁路网络正常运行的核心部门,负责制定运输计划、铁路调度等,原本设置综合部、营运部等9个部门,现在,铁总撤销了运输局与这9个部门,将运输局改组为运输统筹监督局(总调度长室)。
同时,将原本隶属于运输局下的9个部门整合后提为与运输局平行的5个部门,分别是客运部、货运部、调度部、机辆部、工电部,其中,客运部和货运部此前并未被设立为部门,但在此次重组中被新设了出来。
部门“洗牌”为改革铺路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则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制改革的目的是将政企分开,焦点与重点都在于建成公司化的治理结构,组建由董事会、经营层和监事会组成的机构,董事会成为决策机构,将人事任命、薪资安排等原本由总经理负责的事情转为董事会负责,经营层专门负责公司的市场化经营,为企业的盈亏负责,此外,监事会负责制衡权力,上述做法都有利于铁总走向市场经济,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地参与竞争。
业界指出,铁总之所以要在此时推行改革,是由于近年来中央对铁路改革进展缓慢提出了意见,认为总公司在推进中央深化铁路改革等决策部署上不够有力,要求铁路系统立刻深化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步伐,完善企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同时,当前铁路货运形势大好,亏损减小,为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今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58亿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净亏损87亿元,额度已经大幅减少了33.3%。具体来看,铁总一季度货运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24.2%,客运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12.9%。业界分析指出,随着经济企稳向好,不断攀升的铁路货运量已经成为铁总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实际上,铁总的货运量在去年较为低迷,一直到今年才出现了好转。专家指出,今年我国经济企稳向好,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持续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较大,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以运送钢铁、煤炭、铁矿石等为主的铁路货运也有所上升。
地方合并管辖新方向
不过,目前有多位专家指出,铁总要进行公司制改革还面临不少难点。李锦解释称,目前部分国企虽然成立了董事会,但董事长依旧由国资委任命,且董事会没有决策权,董事会与经理层权责无法分开,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没有建立起来,此外,部分外部董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重大决策面前也很少有话语权,依旧较为弱势,这两者都是导致董事会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形改而神不改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18个地方铁路局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则表示,目前各个地方铁路局的管辖区域过小,由于大部分货物要发往外局,统一指挥统一清算可以降低路局之间的交易成本,但这要以剥夺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扼杀其活力为代价。重组后区域铁路公司的管辖区域如果足够大,大部分货物运输就能够在管区内完成,统一指挥统一清算的中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区域铁路公司就可以成为市场主体。
实际上,目前业界已经有传言,为了适应高铁的特点和铁路的发展,高铁要求最佳管理距离为1000公里左右,所以改革掉距离过近的地方铁路局,减少全国铁路网管理层,因此,铁总准备撤销济南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等10个地方铁路局,剩下的8个局组建铁路运输集团,仍由铁总管辖。虽然这一传言尚未被证实,但业界对于目前地方铁路局扩大管辖区域的期盼可见一斑。
赵坚建议,可以将现有的18个铁路局(公司)重组为北、中、南三大区域铁路公司,形成三大区域铁路公司之间的比较竞争,区域公司内相邻子公司间的平行线竞争,即两层面竞争的铁路运输企业组织结构。三大公司负责各自管内的调度指挥,具有投资决策财产处置的权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转自:北京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