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日发布国企2017年三季报,利润总额21788.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9%,其中,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企业)获利14073.8亿元,同比增长17.8%。
国资委直属央企的三季报已于12日公布,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呈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幅达18.4%,按照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的说法,这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记者专访了财税、国资的业内专家,揭秘央企五年来赚钱利器。
四位十九大中央企业系统代表10月20日下午在十九大新闻中心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人民网图
【央企重组整合提高企业效率】
据国资委披露,过去五年来,国资委先后完成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宝钢与武钢、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等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由117户调整至98户。2016年和2017年,重组整合主要集中在钢铁、装备制造、能源、航运等领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中央企业整合减少了同业竞争,提升了行业集中度,提高了企业效率,有利于央企经济数据向好。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认为,国企调整与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强强联合、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等,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了定价话语权。
针对国有企业重组问题,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8日表示,国有企业重组的过程和目的一定要坚持市场化导向,今后的重组会采取市场化手段,根据企业、行业的发展规律,考虑每个企业的产品特点和优势进行调整。
【外贸向好提携跨国央企】
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前三季度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6%。
“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增加较多,相当一部分央企都是跨国经营,因此经济效益回升较为明显。”中央财经大学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教授告诉记者,按照目前已经公布的进出口贸易量来看,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的企业经济增长浮动应该比较大。
张喜亮认为,"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使得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有效地拓展了海外国际市场,在实业和贸易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中央企业2017年共有48家进入世界500强,接近央企总数的一半。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
按照十九大报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上述专家认为,境外投资、出口或将继续提振央企经济,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引擎。
【去产能助央企瘦身健体】
财政部20日发布的消息显示,2017年1-9月,钢铁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有色、煤炭、石油石化、交通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产品价格回升对企业利润增加是比较重要的因素”,温来成表示,在近年来国家去产能政策指引下,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库存量急剧收缩,使得价格有所回升,因此不少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政策,加速了国企消化过剩产能,去库存取得成效,也是国企创佳绩的原因之一。”张喜亮也对去产能拉动企业效益的观点持肯定态度。
据国资委统计,2017年央企钢铁去产能595万吨目标已提前完成,煤炭已完成去产能2388万吨,累计重组煤炭产能达1亿吨。
9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继续稳定在66.5%,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石油石化、冶金、航空、商贸、军工等行业带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
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方面,前三季度,电网、装备制造、通信、交通运输等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煤炭、钢铁、火电等产能过剩行业央企固定资产投资则下降33.5%、19.3%和21%。如剔除过剩行业,央企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5%。
【央企发展趋势向好】
在日前公布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上述专家认为,这为国有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锦表示,未来对国资监管体制、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混合所有制、负面清单等制度的改革,将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按照国资委制定的2017年总目标,2017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力争同比增长3%,努力达到6%。
“目前来看,年底前国企的发展势头是比较好的”,温来成称,国有企业在拥有良好政策导向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配合政府有效引导,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沈莹透露,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降杠杆,国资委正在研究工作对策,涉及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充实企业资本规模、管控好企业债务风险等四方面措施,将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央企直接融资比例,探索市场化债转股。(刘辰瑶)
转自:国是直通车(微信公众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