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联通混改落地以来,央企改革动作频繁,几乎周周有惊喜,除了落地的,还有不少央企巨头的合并预期在升温。
集体临停
9月7日,国企改革再有进展。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两家央企的合并或将有新进展。
两家央企建材公司的强强联合早已有声,只是一直未有实质推进。2016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当天晚上,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齐发公告,表示接到同意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实施重组的通知。同时,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中国中材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2月23日,中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表示,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合并之后,集团机构和二级平台已完成“无缝对接”,即将对两家企业下属15家上市公司进行深度业务整合,“目前正在做方案”。
近期,中国建材集团还透露,相关板块整合在反复讨论和研究中,将按照业务归核化原则,每个子公司都围绕核心业务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打造专业化的中大型上市公司。
如今多家公司集体停牌,难免引人遐想。两家央企集团旗下共有16家A、H股上市公司,受此消息影响,7日早盘,除10家公司停牌外,其余6家公司开盘全部飘红。
9月7日晚间,中建材和中材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相关股票9月8日起继续停牌,待披露相关重大事项后再申请复牌。
水泥巨无霸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03年成为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央企,它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中材集团组建于1983年,也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企业集团。
作为国内第一大和第二大建材集团,两者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重合,同时又各有优势。中国建材集团擅长水泥、玻璃、轻质建材、玻璃纤维等建筑材料,而中国中材擅长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三大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业务重组,两大集团可实现强强联合,强化同质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淘汰部分过剩产能;同时通过优势互补可以有效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去年的“两材”重组说明会上曾表示,两家企业重组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减少同质化发展和重复投入。有利于全力推动建材去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整合优势资源和创新成果,迈向高端发展,打造我国建材产能和装备“走出去”的国家新名片。
水泥业务都是两个集团的重要业务,中国建材组建起了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公司,中材集团旗下则拥有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中材股份四大水泥生产上市公司,都是各自区域的龙头企业。
据介绍,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资产总额超过5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其中水泥熟料产能达5.3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达4.3亿立方米、石膏板产能近20亿平方米、玻璃纤维产能178万吨、风电叶片产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
央企整合预期在升温
经历了4个多月的停牌,8月16日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包括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14家机构参与联通混改。9月7日,联通宣布实施“瘦身健体”方案,联通集团总部已完成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减少50.14%。
8月21日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数降至99家,首次下降到100家以下。
紧接着,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称,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宣布重组。重组后的企业定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据悉,这项重组涉及资产约1.8万亿元,是自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的央企并购重组案。
如今,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又大面积停牌,不得不引人遐想。基本间隔1周左右的时间,央企改革便有新消息放出,也难怪不少券商人士表示“下半年是国企改革的主要发力时间段”。
在国电与神华合并落地后,五大发电集团剩下四家,华能与国电投、华电与大唐的整合预期进一步升温。2003年国资委成立,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推进央企兼并重组,当时便有传闻,发电行业只保留前三。今年7月初,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对与华能集团重组传闻回应称:“还在推进当中,大家都有意往一起想。”
南北船合并预期也再度升温,近两年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两家公司领导对调,集团内部层面整合动作频繁。8月16日,中国重工消息称,八家央企218亿包下公司债转股。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重工放下债务包袱,可能是为下一步的“大动作”扫清障碍。
另外,中铁总、中粮、中金珠宝等公司的混改近期也多有声音,蓄势待发。
兴业证券认为,去产能将成为2017年央企兼并重组“最强音”,煤电联营颇具看点,重组将集中在五大发电集团;在煤炭领域,或将出现“宝武”合并的案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