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去年推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从今年一季度起开始按季度考核金融机构。由于宏观审慎考核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都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使得银行开始主动调整同业资产和负债结构,银行的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出现了明显收缩,从目前来看,金融去杠杆效果已经显现。
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
受央行宏观审慎考核(MPA)及银监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等严监管政策影响,银行业开展同业、表外业务显得更为审慎。自6月底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总体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表外业务逐步回归表内。
严监管指向同业和表外业务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为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调节流动性,防止银行业风险扩散到实体经济,监管部门近期密集出台文件,强调加强风险监管,内容直指银行同业和表外业务。
4月初,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整治同业业务,加强交叉金融业务管理,将同业业务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范围,并强调新开展同业投资业务不得进行多层嵌套,要根据基础资产性质准确计量风险,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近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同样剑指银行业同业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和套利多等问题。而7月初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要求重点关注银行业资产质量、流动性、同业业务、银行理财和表外业务等领域风险。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同业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领域,有利于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提高金融效率。但近几年来同业业务逐渐脱离原来的业务属性:一是成为规避金融监管的通道,甚至发生借道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等行为;二是银行同业资金空转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资金‘脱实向虚’,没有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同业业务的期限错使得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快速积聚。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违规销售、虚假宣传等情况也加剧了表外业务所承载的风险,对市场流动性和银行体系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从严监管成为迫切之举。
同业和表外业务规模收缩明显
受监管趋严影响,今年以来,银行资金端成本上扬,而资产端收益驱动则较为乏力。具体来看,一方面,表外、同业理财监管趋严,部分银行为监管达标,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表外、同业理财的发行规模;另一方面,资产端收益低、资金端成本高缩小了套利空间,促使银行压缩同业规模,减少表外、同业理财的购买规模。
央行去年推出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开始按季度考核金融机构。由于MPA考核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银行开始主动调整同业资产和负债结构。
银行表外业务逐渐回归表内,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从目前来看效果已经显现。在多项政策出台后,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都出现了明显收缩,尤其是银行资产负债表在个别月份也有明显的收缩。比如,从中信银行一季度报告来看,集团总资产5.75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02%;总负债5.36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39%。
而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的回落已成趋势。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各银行今年发行的同业产品都出现明显下降。6月下旬,国有银行同业产品环比下降30.43%,股份制银行环比下降57.63%,城商行环比下降46.09%,农村金融机构环比下降73.74%。
温彬认为,MPA考核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或将持续下去。目前,同业存单尚未被纳入央行MPA考核广义信贷中的同业负债范畴,但未来很有可能被纳入该考核指标之内。由于MPA考核对广义信贷的控制是硬性要求,届时信贷规模扩张将面临更严格的约束。
力求把握节奏和力度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单纯靠吃利差实现发展较为困难,而同业业务等成为银行的重要选择。所以,对于银行盈利来说,同业业务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而现在对同业和表外业务的严监管,除使得同业和表外业务规模下降外,银行其他方面的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比如,银行委外业务中的资金有很多来自同业或理财资金,投资端所投资产也是同业资产。在同业与理财面临双重监管后,银行的委外业务受到较大制约。
监管部门出台的金融政策在指导思想上是要“开正门、堵偏门”,所有的监管制度和规定都不是禁止业务,而是鼓励依法合规地开展业务,以稳定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总体来看,经过前期调控,目前去杠杆已显成效。下一步,对于同业业务要实行‘穿透式监管’,看其是否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温彬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也表示,金融去杠杆必须注意节奏和力度,如果步子迈得太急、太快,容易放大金融风险,加大部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困难。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同业业务比重较高,在金融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考虑到这一点,监管机构应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缓冲期,让其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大业务转型力度。从长期来看,同业和表外业务仍是监管层必须要规范的部分,在监管过程中应控制好节奏、把握好力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