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淘宝、京东先后上线低价版淘宝、拼购业务,拼多多被视为两大巨头联手阻击的对象,而拼多多如何搭建护城河并站稳脚跟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对此,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称,拼多多会与当前的电商行业活跃者进行错位竞争,将供应链向更为前端延伸,深入商品产业端,简化流通链条,并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运营成本。达达称,拼多多正在不断强化供应链以改变消费者对“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并努力摘掉行业为拼多多贴上的低价低质标签。
渗透产业链上游
在河南中牟县,达达穿着深蓝与浅蓝相间的短袖T恤、蓝色牛仔裤,脚蹬一双运动鞋,带着蓝框眼镜接受记者对拼多多模式的“盘问式”采访。一天奔波,T恤和牛仔裤已有了明显的褶皱,与早期创业者的形象如出一辙。而这又与被行业视为除天猫、京东外的“第三极”电商拼多多的气质相似,接地气但又来不及精耕细作。
当活跃在电商领域的综合类电商以及垂直类电商将品牌、大数据、物流仓储等资源视为自身在新一轮较量中能够胜出的屏障时,作为后起之秀的拼多多却不具备能够与之抗衡的资源优势。
面对劲敌环伺的竞争局面,达达称,拼多多正尝试深入商品原产地,通过培育品牌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拼多多所售的农产品为例,拼多多计划在2018年投入100亿元营销资源协助500个产地的农产品,改变农产品缺乏品牌化以及单一农产品不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现状。此外,在拼多多此前开放的“拼工厂”中,纸巾品牌植护和可心柔依托拼多多,前者成为根植于线上的新兴品牌,后者从老牌代工厂变身为新品牌。达达强调,更为直接地深入原产地,与工厂直接对接,并协助生产方建立品牌,是拼多多能够实现市场突围的原因。
缩短链路压低成本
将低价、社交两个不同维度的词汇进行连接的拼多多,在发展模式上饱受争议。尤其是在商品质量上,因为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拼多多也因此在发展初期被不少用户打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但在达达看来,“便宜并不代表着没有好货,拼多多就是在证明便宜也是会有好货的”。
达达表示,低价并不代表着拼多多所售商品的质量不过关。之所以能形成价格优势,是因为平台将商品的销售链路缩短,减少了因不断被转手导致商品被层层加价的环节。拼多多直接为生产端搭建销售平台,将生产端与消费者进行直接对接,缩短销售环节。
拼多多主要聚焦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众多的生活用品从产地到达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手中时,均要经过众多的销售链条。达达称,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要经过商贩、批发、超市/菜市场等,众多的销售链路让低价成为“泡影”。运输产生的折损、人力成本、物流费用,各级代理商都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将成本压力施加给下一级代理商,消费者成为最终的承受方。“拼多多为生产端与消费者搭建了直接沟通的平台,通过缩短销售链路的方式降低价格,这并不代表着质量也会被打折。”达达称。
识别平台受众
凭借社交、价格以及对入驻品牌商的优惠条件,拼多多如今已成长为连电商巨头都要关注的对手。尽管在电商领域的厮杀场中找到了生存并获取流量的方式,但相较于淘宝、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平台,拼多多在物流、选品、口碑、金融等依旧难以与前者相抗衡。因此,识别并瞄准特定的消费人群就成为拼多多获取用户的关键。
“拼多多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群的消费升级,‘五环外的消费者’也存在着广大的市场。”达达如此表示。在河南中牟县,集市赶集还是常态,几百米的村镇道路被赶集者和小商贩堵得水泄不通,大巴车几乎无法通行,而集市上的消费者则是典型的“五环外的消费者”。社交电商通过熟人之间进行的商品信息推销,成为这类消费者获取消息并产生购买的主要渠道。公开数据显示,拼多多用户数已经达到3亿。在有限的购买力中,寻找优质的商品、性价比就成为这类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的衡量标准。
达达称,拼多多提供符合大众消费需求的商品,涉及与民生相关的衣食住行,LV短期内不会是拼多多的商品。拼多多将继续深入产业带,通过规模化效应提升流量转化率,降低商户运营成本,把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提供给消费者。(记者陈克远 赵述评)
转自:北京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