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央企绿色贯通“一带一路”


作者:赵玲玲    时间:2017-05-23





  5月14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倡议提出。次日,由联合国环境署举办的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别介绍会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冶金集团、三峡集团、中国招商局集团等多家央企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联盟的建设发展。

  “虽然‘一带一路’提出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时代到来,如何进行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已成为重点议题。”北京现代产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彭剑彪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的‘绿色’领导力?能源类央企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结束当地无电历史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央企业积极行动。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或者投资,或者与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央企已经在建设合作平台、推进水利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按照目前的供电网扩展计划,至2030年,全世界还将有14亿人无法获得用于人类基本需要和经济发展的现代电力服务。这个问题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为严重。而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世界银行的“点亮非洲”方案应运而生。

  为了能够让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电能贫穷”的人口用上日常电器产品,从而改善当地居民的卫生、安全、空气和生活质量,并创造就业机会,2012年,保利科技与埃塞俄比亚水利能源部签署了25000套太阳能光伏户用系统的供货和安装合同。合同签订后,保利科技克服供货周期短、涉及产品杂等诸多困难,派出大批专家为埃塞俄比亚培训了大量施工安装人员,并陪同当地安装人员一同下现场安装督导,几乎走遍了埃塞俄比亚的山山水水,一个一个村子、一户一户安装,终于让25000个农户家庭用上了电照明,结束了百年用不上电的历史。
 

  提升中国“绿色领导力”

  作为特大清洁能源企业,中广核近年来也一直在大力推进国际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2015年11月,中广核与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签署了埃德拉公司下属电力项目公司股权及新项目开发权的股权收购协议,并一举拿下埃德拉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5国的13个电力项目,控股在运装机容量662万千瓦。

  此外,中化集团近年来也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印尼、阿联酋、也门、突尼斯、叙利亚等国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制定了覆盖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安全和环境影响,促进了项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及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并与有关国家政府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及相关合作文件。

  《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在推进战略对接,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中,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多项项目协议,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尤其是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国国家能源局与巴基斯坦水电部签署了关于巴沙项目及巴基斯坦北部水电规划研究路线图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清单调整的协议。
 

  夯实“中巴经济走廊”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第一次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早在2014年,三峡集团便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了“中巴经济走廊”这一旗舰工程的建设工作。

  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同时开展了7个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278万千瓦。其投资开发的卡洛特水电站、科哈拉水电站和风电二期项目分别列入了中巴两国政府的优先实施项目清单和积极推动项目清单。此外,三峡集团正为巴基斯坦进行流域规划的优化工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后续合作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另一家能源类央企中国一冶承建的巴基斯坦300兆瓦EPC光伏电站工程也是“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的优先实施项目之一,除了为电力缺乏的巴基斯坦提供清洁电能,缓解当地的能源危机外,通过项目的实施还为当地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并对巴基斯坦员工进行“传帮带”的技能培训。

  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苏美达集团作为总包商在巴基斯坦承建了18兆瓦的光伏发电工程,该工程位于巴基斯坦萨希瓦尔行政区,是巴基斯坦首个IPP(独立发电厂),也是该国首个采用跟踪支架的光伏项目。今年还将在巴基斯坦承建50兆瓦的风电项目。

  “无论是绿色发展还是生态建设,均与能源利用结构的清洁和高效有关。”在彭剑彪看来,“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带一路’,对能源类央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这些央企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文化艺术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