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调查: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 他们在焦虑啥?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4-12





  谈到减负,就不能不说火热的校外培训。校内减负校外补,成为许多家长的主动选择。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2月底,教育部等四部门为此还联合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
 
  那么,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长,他们在焦虑什么?补习市场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校外补习热?记者进行了调查。
 
  ——编者
 
  减负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轻负担、高质量
 
  “听说了吗?隔壁班的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被家长举报了!”几名家长正在谈论孩子的学业负担。他们的孩子都在山东省济南市一所优质小学就读,按照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不准留书面作业,济南大多数学校都能遵守。
 
  但是,“没有作业加强巩固,课堂上学的知识能掌握吗?”济南某家长李丽(化名)说,有的老师会“冒险”在家长QQ群里布置作业,但结尾都会补充一句:上述作业不做强制要求,由家长学生自主选择。可即便如此,还会有家长不满,甚至投诉举报。
 
  在李丽看来,现在孩子在学校的负担不是太重,而是太轻了。一到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一些必要的练习只能指望课堂上那点时间,有的孩子掌握得快、课下不需要加强,学得慢的孩子就只能依靠课外辅导班了。
 
  六年级小学生家长荣云(化名)这样描述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周一到周五,每天6点半到7点间起床,早餐后大约7点半到达学校,下午3点半放学。由于济南在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三点半课堂”,孩子会在老师的辅导下上自习并完成当天作业,5点半离校。晚饭后,孩子开始做辅导班布置的语文、数学卷子并且练琴。晚上9点半前洗漱睡觉。
 
  “孩子主要的课外负担集中在周末。”荣云说,每周六孩子会去语文、数学、外语辅导班上课,周日上午学琴,下午才有时间放松一下。“孩子基本能接受,并不觉得累。”她认为,“负担重不重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上两三个课外班就叫苦不迭,但有的孩子上四五个课外班也挺开心。”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减负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轻负担、高质量。不同学生之间对待学业负担的态度和处理能力有很大差异,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保护好孩子们的求知欲。“不留书面作业,很多家长心里不踏实。”小学二年级老师艾霞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校负担已经降到一个合理范围,现在增负压力更多来自家长的过度焦虑,“比如小升初早已取消考核,小学没有升学压力,但家长仍然会把孩子送到各类辅导班。”
 
  校外补习要去除盲目性,别因为焦虑而跟风攀比
 
  一方面,学校贯彻教育相关政策,采取措施进行减负。另一方面,补习成了家长的共同话题,“加班加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教育抢跑行为比比皆是,培训机构市场一片火热。
 
  “现在公立小学放学时间是3点半,大多数家庭不方便接送。加之学校流行将作业的批改转交给家长,而上班族又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批改孩子课业,因此只能把孩子交给校外晚托机构。”西部某省会一所教育培训机构专职老师李南星认为,校外培训机构是根据市场需求产生的,不是因为校外培训机构多了而导致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高考、中考的竞争压力催生了补课需求,在教育落后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是校外培训热的另一原因。李南星认为,教学水准过硬、有口皆碑的中小学数量有限,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刚需一直存在,家长们只能向校外培训机构寻求帮助。他表示,“大多数上培训课的学生在校成绩较差,补习只是为了能提高成绩;但好学校的优等生来补习的情况现在也越来越普遍。越是上进的学生,越是对升入好学校、考上好大学有更强烈的需求。”
 
  报补习班之所以成为一种潮流,家长之间的攀比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家长坦言,给孩子报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教育专家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达,信息获取与交互越来越便利,家长们通过“互通有无”,进一步放大了群体焦虑。
 
  济南一位小学校长表示:“校外补习不是绝对不好,关键是要去除盲目性,要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基于全面发展需要而进行‘学有余力’的补习,而不是建立在焦虑的基础上跟风攀比,为了补习而补习。”他特别强调,家长不要把这种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要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在补课这件事上,理性不要缺位。
 
  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规范和治理
 
  “您给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会先查看办学资质吗?”记者询问的学生家长中,大部分表示没有要求查看培训机构的证照。李南星坦言,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同行恶性竞争抢生源,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绝大多数代课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
 
  不仅同行之间竞争火热,“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最大对手其实是在外兼职的学校老师。有的老师受利益驱动,会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补习班,有的会劝学生参加校外指定的补习班,甚至有的老师讲一半留一半,进行‘阉割式’教学,倒逼学生上补习班。”一位校外培训机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规避监管,有的老师选择在封闭式小区内办班,严控学生防止消息泄露,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监督信息,与监管部门“打游击”。该老师说,在校老师有招生优势,比培训机构收费低,在外兼职自己办班,学生人数多的,收入比学校工资高多了。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只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如何科学进行校外培训,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禁止校外培训或竞赛成绩和入学挂钩,禁止机构提前教学,避免全日制学校的非零起点教学,检查无证无照机构等治理措施。“从长远来看,规范培训机构只是第一步,要让全社会认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长远价值。”李南星说。(记者肖家鑫 杨文明)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