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来,房贷利率上调的消息几乎每个月都会传出。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和房产中介发现,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首套房贷款利率主流仍是基准利率上浮10%。个别银行上浮程度较高,达到30%,还有个别银行由于业务调整,近期不再办理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同时,进入下半年,多家银行对于贷款人资料的审核趋于严格,另有银行办理按揭贷款开始附加条件,例如,要求贷款人办理信用卡或存款等。
贷款利率最高上浮30%
少数银行网点停贷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北京地区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汇丰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13家银行的多个网点。其中,6家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上浮10%;1家银行表示上浮10%-20%;2家银行表示最低上浮15%;1家银行表示最低上浮20%;1家银行表示上浮20%-30%;2家银行表示近期网点业务调整,不再办理个人按揭贷款业务。
以某国有大行为例,该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贷款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近期额度充足,抵押完3-5个工作日放款。
在另一家国有大行,银行个贷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的标准,抵押后一周左右放款,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
在海淀区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首套房贷款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抵押完一周左右放款。如果赶上当月额度用完,则顺延至下月初放款。”
在东城区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首套房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5%执行,最近额度不紧张,抵押完3个工作日放款。”
某个首套房贷款利率较高的股份制银行个贷经理表示:“近期在我行申请按揭贷款的客户不多,不清楚银行的额度情况,如果您确定申请,具体的执行利率以及放贷周期也要在提交资料审核完成后才知道,批贷之前没办法确定最终利率,您可以考虑清楚后再联系我行。”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额度,《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银行中,有2家银行直接回复:“近期业务调整,不再办理个人按揭贷款。”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原因时也仅仅表示:“不太清楚原因,政策有变化,建议去咨询其他的银行。”
融360发布的截至7月16日的数据显示,在29家北京地区银行中,11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5%,15家为基准利率上浮10%,1家为基准利率上浮15%,2家为基准利率上浮20%。不过,11家标注最低上浮5%的银行全部显示通常批准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0%。
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与上半年多家银行不需要提供工资流水、仅要求提交收入证明不同,近日记者走访的上述银行中,只有2家银行在特定条件下不再需要提交工资流水这一证明材料,仅提供收入证明即可。以某国有大行为例,工作人员表示:“贷款金额在300万元以内的,可以只提供收入证明。”在某城商行,贷款人征信良好的前提下,满足“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和500强员工,月收入3万元以内”这一条件就可以只不提供工资流水,仅提供收入证明。
个别银行审批按揭贷款
附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个别银行,对于办理按揭贷款开始附加条件。
以某城商行为例,《证券日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该行东城区某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0%,收入证明和工资流水缺一不可,月平均收入必须达到月还款额的两倍以上。同时,在申请贷款时,还需要在我行办理一张信用卡,信用卡的类型由客户自己挑选决定,可以选择不开卡,但是近期不可以注销。”
当《证券日报》记者询问是否是硬性要求,是否可以不办信用卡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信贷员有信用卡发卡要求,为了完成任务就告诉合作的房产中介以及个人申请者需要办理一张信用卡,不是强制办理。”他还表示:“办理一张信用卡对于贷款人来说并没有任何坏处,办哪家银行都是办,配合一下并不难。”
除了上述银行,还有个别银行要求客户在该行有一定额度的存款才可以优先放款。
除此之外,部分银行还对房屋年代、面积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某外资行仅提供1995年以后的商品房办理按揭贷款;如果是非商品房,房屋建成时间需要在2003年以后。同时,房屋面积不能小于45平米。在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借款人年龄与房龄之和要求不超过50岁,这也就意味着,只有25岁以下的购房人才能贷满25年。
某房产中介的经纪人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各家银行对贷款人资料的提交和审核严格了不少,以前贷款300万元以下,可以找到不少银行不需要工资流水。以前对于特别优质的客户,贷款300万元以上还可以在个别银行申请到基准利率上浮5%,但是这个月都不可能了。现在首套房申请到基准利率上浮10%,房本抵押后一周放款,就是最乐观的结果。”(见习记者刘萌)
转自: 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