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携程礼品卡在微博上被认证张发海律师实名举报,称该业务涉嫌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有关规定,携程在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违规开展预付费卡业务。目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受理该事件。
对此,携程方面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发行的携程礼品卡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合规经营,同时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严格监管。
分析指出,携程在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出现“用户—携程—商户”的资金流向趋势值得关注,因为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为交易双方提供付费卡的资金转移服务,同时也就涉及到了资金沉淀,并且形成了资金池。
有媒体指出,携程属于"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并架空央行监管,打监管"擦边球"。同时,"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的携程也将直接威胁的是用户资金安全。
记者致电携程网总机采访,工作人员称会有媒体负责人回复,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携程被律师实名举报"无证经营"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5月25日,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张发海律师的博主发布微博称,携程预付卡涉嫌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有关规定,已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实名举报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
有关数据显示,在携程APP一个平台上,每个月有将近1900万活跃用户完成出行酒店旅游的预订与支付环节,而后携程会与平台供应商结算账款。
此次北京市逢时律师事务所张发海律师实名举报携程礼品卡事件的核心就是,携程在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违规开展预付费卡业务。
5月26日,携程官方发布回应称,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携程”)发行的携程礼品卡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合规经营,同时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严格监管。
据报道,5月31日,北京逢时律师事务所张发海律师再次实名发布微博表示,携程预付卡表面上并不符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之规定,涉嫌以单用途预付卡之名,行多用途预付卡之实。
同时张发海律师认为,根据商务部规定,单用途预付卡有企业(品牌)限制、行业限制,多用途预付卡可以跨企业(品牌)使用、跨行业使用。
对照之下,携程发售预付卡符合多用途预付卡的特征:一是,可以跨企业使用——用于购买不同法人不同品牌的酒店提供的住宿服务;二是,无行业限制——可以用于购买机票等单用途预付卡不允许使用的服务。
梳理双方一来一回的焦点,一是在于携程的礼品卡究竟属于监管规定的多用途卡,还是携程声明中的多用途卡?二是,携程在没有取得央行颁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情况下,从事在用户、商户之间资金转移,涉及资金池。
从这两点上看,携程并没有在声明中给出明确答案。
支付协会受理最迟60工作日完成调查
据界面新闻报道,6月14日,实名举报《携程预付卡违规经营》的张发海律师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受理此前携程预付卡违规经营举报事件。”据了解,在协会受理案件并知晓举报人的同时,向举报人提供一串编码,以便于举报人能够在协会网站实施查询举报事件进度。
2016年4月,央行制定《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负责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的具体实施,包括举报的受理、调查、处理、奖励等。
在协会公布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中显示,举报中心受理以下举报行为:违反支付结算有关法律制度和行业自律规范,违法违规开展有关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系统等领域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
《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显示,举报中心在受理举报后30个工作日完成调查,案情复杂的,经委员会负责人批准,调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同时,细则也指出,对于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或涉嫌犯罪案件,由举报中心报请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移交人民银行或公安机关。
如果经协会调查,举报对象存在违法违规事实的,委员会应当在处理决定形成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向违规单位发出《调查事项处理告知书》。
按照支付协会发布的细则要求,针对此次张发海律师的举报,最迟在60个工作日后,最终调查结果将出炉。
携程架空央行监管?
据江南时报报道,回述“携程身陷支付牌照违规”始末,先是5月25日、5月31日张发海律师实名举报,携程在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违规发行多用途礼品卡。随后面对携程“礼品卡为单用途卡”声明之后,业内质疑声不断。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携程的预付卡可以跨企业使用——用于购买不同法人不同品牌的酒店提供的住宿服务,无行业限制——可以用于购买机票等单用途预付卡不允许使用的服务。
“所以携程预付卡表面上并不符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之规定,涉嫌以单用途预付卡之名,行多用途预付卡之实。”张发海认为。
事实上,抛开携程礼品卡,在携程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其整个资金流向为“用户—携程—商户”,这一资金流向的过程,携程网作为网上中介平台,实际上在为交易双方提供预付费卡的资金转移服务。
从这一点上说,携程属于“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并架空央行监管,打监管“擦边球”。同时,“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的携程也将直接威胁的是用户资金安全。
对比,信用卡服务平台——我爱卡首席研究员董峥表示,很多预付费卡企业将沉淀资金投入理财产品或小额信贷业务,其结果要么利用客户资金获取高额回报,要么由于投资失败而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坦言,通过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通过央行对牌照的管理加强,第三方支付市场会更加规范和健康,包括对备付金管理的加强。
此时,面对强监管周期,包括央行在内的监管机构已经出手治理。
早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明确表示,当前支付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比较严重,行业竞争过度;二是由于支付机构内控薄弱、风险管理放松等原因,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够。
比如消费者个人隐私特别是关于支付的敏感信息被泄露,另外用户备付金被挪用的情况一度还较为严重,部分机构将客户备付金拿来炒房、炒股票、甚至用于个人赌博,最后导致损失严重。
范一飞当时就指出,对持证的支付机构加强监管,对违规行为敢于“亮剑”,进行处罚。在严监管的关键时刻,此前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携程“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未来将如何开展支付业务?相关违规业务如何整治,业内都在拭目以待。
百亿资金滞留账面
据91资讯消息,财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一季度末,携程账面上仅货币资金就分别达到192.16亿元、184.35亿元和189.2亿元。
而除了现金之外,公司账面同期还分别有82.36亿元141.13亿元和148.99亿元的短期投资,仅这两项就占到公司流动资产的67%-72%的比例。
之所以在账面上产生如此巨额的货币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公司预收客户的付款,以及延后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付款。
从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端不难看出,截止到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一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为59.56亿元、81.91亿元和62.76亿元,同期账面上的应付账款分别为59.45亿元、72.79亿元和64.17亿元。
通常,各个行业的渠道商都会在预收下游客户付款以及给上游客户借款之间拥有一个时间长短不等的时间差,从而形成资金的账期,期间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也被渠道商作为收益纳入报表。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线上交通和酒店等业务交易平台的携程,在用户通过携程APP购买机票和酒店房费后,就会完成费用支付,而携程往往会在几天之后或者是月底才会和商家进行结账,这期间自然也存在长短不等的账期,从而也会形成资金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账面上的资金沉淀还在持续增长。
从其中的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携程网在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之间的付款关系:公司在2015年底的时候,账面上的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比增幅分别为51.3%和158%,到了2016年底,其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同比增幅分别为37.5%和22.4%,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其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项的同比增幅,就分别达到了42.5%和6%。
从财务数据上不难看出,公司对上游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同比增幅持续下降,原因在于对上游客户的议价能力下降,结算账期变短。
至于这期间公司在预收账款上却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原因并不在于携程网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增强,相反,对比公司同期确认收入的增幅可以看出,这种议价能力也在下降。
而此次爆出的携程网通过发售礼品卡的形式,提升下游客户的预付费,自然也成为公司期间能够在预收账款上保持高增长的一个注脚。
5月25日爆出的礼品卡涉嫌违规事件,让市场为之一惊,要知道,如果这一业务被监管认定为违规,将对未来携程的预收账款收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波及到携程的整个资产负债结构。
携程沉淀下来的资金跑到哪里去了?
据驱动中国消息,当下市场上的支付牌照炙手可热,价格已经被炒至数亿,而央行“只减不增”的大框架让牌照的身价一路高涨,“无证驾驶”的携程想要继续开展线上支付业务,可能不会太容易。
即使抛开预付卡问题,携程在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出现“用户—携程—商户”的资金流向趋势同样值得关注,因为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为交易双方提供付费卡的资金转移服务,同时也就涉及到了资金沉淀,并且形成了资金池。
那么问题来了,携程沉淀下来的资金跑到哪里去了?对此,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些猜测:很多预付费卡企业将沉淀资金投入理财产品或小额信贷业务,要么利用客户资金获取高额回报,要么由于投资失败而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该业内人士坦言,很多支付企业在创建之初,实际上就是将目光瞄准了预付费卡的资金沉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贷款更划算的资金,并将其用于其他目的。但这些失去监管的资金,将无法很好的控制风险。
同理,携程并不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同时也不属于银行类,再加上此时它尚未获得任何支付业务许可,那么用户资金在携程账户上停留的这个过程,就存在着极大的被挪用和侵占的风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