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舆情综述
本周,保监会下发《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称,将弥补监管短板,严格险资运用监管,同时将高管任职资格列入监管范围,完善违规高管处罚结果行业通报制度,建立高管人员“黑名单”。监管进入深水区,保监会落实问责机制,强化监管问责、机构问责、监管者问责等一系列举措,赢得舆论好评。
5月8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明确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指导商业银行规范和加强押品管理。多家主流媒体予以报道支持,信用风险防范不断升级成舆论共识。
此外,银监会发布了2017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媒体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相关数据进一步解读,引发社会关注,舆论认为,不良贷款指标的改善,传递出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压力减轻的积极信号,并判断行业今年资产质量改善的趋势将会延续。
二、热点解析
1.保监会严格险资运用监管将设险企高管黑名单
5月7日,保监会下发《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称,近年来保险业出现的一些突出风险和问题,暴露出在保险监管制度和实践中还存在短板,保监会将弥补监管短板,严格险资运用监管。《通知》将高管任职资格列入监管范围,要求完善违规高管处罚结果行业通报制度,建立高管人员“黑名单”,强化对监管者问责,加强对监管行为再监督,从严管理干部。
设立险企高管黑名单的《通知》一经下发即引起了舆论关注,对于其现实意义,有关各方均予以解读。中国保险网刊文《建立高管人员“黑名单”从严管理监守自盗行为》,文章分析称此举说明保监会正在纠偏,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高管人员流动、履职的动态监管,强化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每日经济新闻》评论称,违规投资、违规套取费用、瞒报漏报数据、销售误导、虚增资本等保险行业乱象频频被曝光,不少是因为高管人员未尽职尽责,甚至还参与其中。因此,严格规范险企高管行为、敦促高管履行职责势在必行。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上市险企公布的高管人员比例来推算,此次黑名单包含的人员数量大致在3万至6万人,预计将包括董事、监事、总经理在内的十类保险人。涉及人员之多、职位之高引发热议。
监测期内,财经类媒体为主要报道来源,相关话题报道量在5月8日达到峰值,新闻转载量超152篇;在社交媒体渠道尤其是微信平台中,微信公众号借助“十类人躺枪”“紧箍咒”“最高锁定6万高管”等噱头制造标签化传播;但微博渠道负面声量微弱,政策异议者较少。总体来看,设立险企高管黑名单,被认为是保监会补监管短板、整肃行业风气的重要举措,舆论对此充满期待。
2.筑牢信用风险防范第二道防线银监会加强押品管理
5月8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简称《指引》),明确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指导商业银行规范和加强押品管理,并对押品分类、估值、集中度管理、压力测试等提出明确要求。目的是指导商业银行加强押品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新华社、《金融时报》、《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中国新闻网等业内权威媒体纷纷聚焦《指引》内容,对银监会不断升级防风险举措、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表示肯定。例如,新华社刊文称银监会在监管方面日益细化、直面痛点和难点,值得推广借鉴。
关于加强押品管理的意义,《经济参考报》分析称,该《指引》作为银监会“补短板”的首项落地计划,让数十万亿的抵质押贷款管理有据可依,有助于控制抵押交易的剩余风险,引导商业银行平衡好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关系,改进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业界专家也对《指引》发布的意义予以解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对押品的质量、真实性等加强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减少损失,提升应对不良资产上升的能力,是抵御信用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同时,有分析人士还认为,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押品管理规定,存在诱发多种风险事故的现象,该现象在《指引》出台后将会有所好转。
监测期内,相关新闻报道在5月9日达到峰值,以财经类媒体为报道主体,标题中频现“筑牢信用风险防范第二道防线”等正面字眼。但另有舆论担忧此举将使得各类房屋抵押的做法面临更多限制,甚至减少银行贷款流向房地产领域,对地产市场影响明显。
3.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稳中有降风险犹在
5月10日,银监会发布2017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7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76%,较上季末上升2.36个百分点。
截至一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是7898亿元、3593亿元、1608亿元、2589亿元。虽然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关注类贷款余额有所增加,但增速放缓。而不良贷款率在去年末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下降后,今年一季度保持稳定。
在金融监管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价银行业风险压力的重要指标,受到舆论关注。主流媒体以提及性报道为主,《中国经济时报》、《经济参考报》、《城市金融报》等媒体分别在标题中用到“同比微降”“稳中有降”“得到较好控制”等表述,传达出这一指标的良好走势。
业内多家分析机构则进一步解读称,不良贷款指标的改善,传递了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压力减轻的积极信号,并判断行业今年资产质量改善的趋势将会延续。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团队表示,不良生成率的下行及积极的核销处置,将使得不良贷款率整体平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原因时指出,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和不良贷款的化解,减少了不良贷款的产生;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银行将更大比例的资源投放到贷款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良贷款率的分母。
此外,部分观点呼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缓解保持清醒态度。《证券时报》刊发交通银行分析团队的点评文章,在肯定不良贷款率下降、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提升的同时,强调警惕业界信用风险压力犹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2017年,受宏观经济阶段性回稳等利好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将进一步缓解,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难言见顶:首先,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贷款风险尚未完全暴露,未来关注类和逾期贷款将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压力;其次,随着去产能力度的不断加大,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环境更趋艰难,相关贷款的违约风险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最后,在利润增速放缓、息差进一步收窄的大背景下,银行能用于拨备的财务资源较为有限。因此,一旦大规模使用存量拨备进行核销,将会面临拨备覆盖不足的问题。这一观点得到中国经济网、网易财经、东方财富网等财经网站转发,但传播声量相对较弱。
作为银行业监管及风险研判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牵扯着银行业的神经,自然受到媒体及社会较多关注。银监会发布一季度监管数据报告后即引起业界初步关注,媒体纷纷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这一数据进行着重报道,多家分析机构就这一指标的经济意义发表研究观点,分析原因预测趋势,引发社会关注。尽管舆论倾向于认为银行整体资产质量趋势向好,但潜在风险仍需警惕,在监管力度加强及产业重组的大背景下,银行维持稳健经营态势,才能保障处于良好平稳的舆论环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