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复垦区一隅
载满煤的运输车一辆辆驶过,从地面上卷起的尘土夹杂着轰隆隆的机械作业声。
这是人们对煤矿区的固有印象。
但在我国两个最大产量的露天煤矿区——黑岱沟和哈尔乌素煤矿区里,都呈现着另一番景色。连片的白杨、垂柳、格桑花被种在平地上,风一吹来,飘起阵阵花香。
这两处露天煤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原煤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400万吨和3500万吨,开采权归属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准能集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神华准能集团按照国家规定开始边采矿边复垦,截至去年底,已完成复垦2320公顷,植被覆盖度比过去提高2~3倍。当地沟壑纵横的矿区里渐渐冒出了平地,一些复垦的地方鲜花遍地、作物茂盛、牛羊成群。
去年,神华准能集团又和准格尔旗政府合作,计划共同出资成立公司,在已复垦的区域培育畜牧业,开展工业旅游,实施产业化发展。
从“选址排土”到“即采即填”
和炸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宋日,在五个月前,开始“转战”环保。
这位分管环保工作的神华准能集团副总经理,之前担任神华准能集团下属炸药厂的厂长。30年前大学一毕业,宋日就来到这里工作。
黑岱沟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中部,地下百米处储藏着大量丰富的煤矿资源。资料显示,当地可采原煤储量14.98亿吨,服务年限75年。
但这里的地貌却不像丰富的煤炭资源令人心喜。“弓起手背,伸开五指”,当地人把这里的地貌生动地比喻成“鸡爪子”形状。
在一些老员工的记忆里,大家对黑岱沟最初的印象,停留在那高低不平的地貌和稀疏零散的植被,“一片片土黄色的山,看不到什么绿色。”当时整个矿山,植被覆盖度不足25%。
1989年,我国开始实施《土地复垦规定》,作为煤炭生产企业,神华准能集团和许多企业一样,面临着如何对开采的区域进行复垦。“公司下决心把开采后的土坑变为平地。”
眼前荒芜、沟壑纵横的山区,能变成一马平川的绿地?
30年前,站在尘土飞扬的矿区里,宋日想都不敢想。
黑岱沟露天煤矿设计可开采范围42.36平方公里,在正式开采之前,神华准能把要开采的区域分成三个采区,逐一开采。在靠近第一采区的地方,选定了一处区域,作为外排土场。
所谓外排土场是把采矿区开采过程中最早挖出的黄土和爆破的岩石,覆盖到其他地区,一般都会选择离采区不远且比较贫瘠的荒地。黑岱沟露天煤矿目前外排土场共有四块,分别为东、西、北和阴湾外排土场。
开采过的区域复垦则采用“即采即填”的方式,就地取材、就地回填,整个过程是把正在开采区域的岩石和黄土回填给上一块刚刚开采完的区域,最终形成一片片平摊的内排土场。
在每个采区的开采过程中,按照长2.3公里、宽85米的采煤作业面平行推进开采。相比外排土场,内排土场施工更快捷便利。“运用一台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美国进口吊斗铲,可以快速地把碎石从开采区转移到内排土场,时间上能缩短一半。”神华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生产技术部采矿技术员冀建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采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采,用了近30年开采完,今年刚开始第二采区工程。
过去大部分时间里,宋日都在琢磨,怎么研制出提高煤矿开采效率的炸药。现在,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采矿区的复垦绿化上,“开采和绿化同等重要。”比起开采一块小区域耗时3个月,复垦的时间更加漫长。从回填岩石、黄土,再到土地自然沉降、熟化,一般需要3~5年。
目前,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采区复垦度达80%,尚有20%的内排土场正在施工。2007年,神华准能集团开始开采哈尔乌素矿区,其外排土场复垦在2016年完成。待到两个矿区最后一块开采区域完工时,所形成的土坑由于没有可回填覆盖的岩石和黄土,将会被打造成人工湖。
矿区复垦的难度比想象中大,表面上看,是把剥离出来的岩石、黄土一层层回填,但因地势特点,排土场四周的边坡需要建成一个个15米高的递增梯形台面,以防止发生大的山体滑坡。
“这样可以保证边坡处有缓冲地带,即便有滑坡,也不会形成较大影响。”宋日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边坡稳定,神华准能集团在内外排土场的边坡四周都设置了GPS系统,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情况。同时,企业还在排土场梯形台面的外围做了挡水墙,让雨水在平台上慢慢渗透,不让它外流和冲击坡面。在此基础上,边坡上还种植了如沙棘、拧条等耐旱固土性较强、根系比较发达的灌木,以稳固坡面。
复垦绿化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
复垦后的黑岱沟露天矿区,植被覆盖度已经达到80%以上。
有的平地已经种上一排排白杨树和鲜花,风一吹过来,便能闻见花香。包全民的办公室就在黑岱沟内排土场的上方,在神华准能集团生产服务中心环卫绿化队从事复垦一线工作近20年,整个矿区的变化,他尽收眼底。
他对矿区复垦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沙尘天慢慢减少了。包全民告诉记者,因为准格尔旗挨着库布齐沙漠,十几年前,北京春季刮起沙尘暴时,准格尔的沙尘暴更严重。
“一刮沙尘暴,根本睁不开眼。”缺少植被的黑岱沟难以抵抗沙尘入侵,包全民回忆起没复垦绿化前的黑岱沟,脱口而出:“huangbotan”。这是当地一个方言的发音,是荒凉、光秃秃的意思。
但现在什么是沙尘暴,包全民的女儿都不知道了。
其次是野生动物的意外到来。“野兔、野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矿区的工作人员开始发现复垦区域里面出现了一些野生动物,“不太清楚它们是从哪儿来的”,但包全民觉得这是动物本能地寻找好的生存环境的结果。
当地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个现象,有人提议要搞个野生动物园,吸引游客过来旅游。整个复垦绿化的过程,在神华集团董事长杨汉宏看来,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包全民告诉记者,神华准能集团最早复垦的思路也是“简单粗暴”的,只是在填好的排土场上种树,没有考虑种植其他农作物。
一片片绿葱葱的树木长起来之后,大家发现,这只是满足了视觉上的感受。长远来看,大片的平地不能“只见树木、不见物种”。包全民所说的问题,一些行业专家也曾提到,他们认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仅凭借单一的复垦方式开展土地修复工作,没有与环境、经济、农业、生活等联系在一起,土地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价值。
随着一些内排土场形成,企业决定要在内排土场上种些简单的农作物。2012年开始,企业先后在黑岱沟露天煤矿东、西排土场尝试种植土豆、玉米、黍子等农作物,西红柿、黄瓜、豆角等蔬菜瓜果,年种植面积达500亩。
而后期才开采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除了外排土场种植树木建防风林带,内排土场一开始就发展农牧业,种植果树、花草,“还有人工湖泊,致力于打造良田和农业旅游。”包全民告诉记者。
种植前,企业环保部门要对内排土场上的土壤进行环境检测并出具相关报告,了解土壤中的成分和性质,以此判断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
在神华准能集团环境监测站站长时文华看来,黑岱沟、哈尔乌素两大露天煤矿过去只用于开采煤矿,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不存在什么污染问题。关键是如何让排土场最上面一层黄土的肥力更强,能生长出更好的作物。
神华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生产技术部采矿技术员冀建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这点,除了要在最上面种草,让土地更好地熟化外,施工人员在早期开采煤矿进行挖掘、爆破、剥离的时候,还要把最上面一层较好的黄土和下面的黄土层隔离开,待到最后回填的时候,让最上面一层的黄土能尽量“完好无损”地覆盖回去。
准格尔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区,当地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种植作物,黑岱沟露天煤矿充分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将整个露天矿作为一个整体,在建设用地边界自然水流出口修建坝体工程,使矿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矿区范围的水体不会流向外界。
包全民告诉记者,新的农作物生长出来后,更多用于当地自给自足。“种的土豆、玉米、西红柿、黄瓜等农作物供给集团的职工餐厅和下面的子公司,我们内部循环,全消化掉了。”
走产业化道路带动绿色经济
2014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同年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也入围了“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宋日算了算,黑岱沟露天煤矿还剩下原煤14.98亿吨可以开采,哈尔乌素还有17亿多吨。“以现在的开采速度,我们计划30年之后,在两矿矿区内形成18万亩良田。”
截至去年底,神华准能集团复垦已投入14亿元,“资金不是大问题,我们在销售中已经计算了复垦成本,每销售1吨煤炭提取0.45元用来复垦。”杨汉宏说,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进一步顺利征地。
杨汉宏告诉记者,神华准能集团已6年未获得新增用地指标,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因为征地制约已处于停产状态,如果不能顺利推进征地,那么企业最后也无法把“鸡爪子”改造成良田。为了更好地解决征地问题,同时也让当地人未来的就业机会更多,集团去年开始和准格尔旗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9987万元建立生态公司。其中,准格尔旗政府占股51%,神华准能集团占股49%,公司名字初步定为“准格尔矿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下来即将完成公司注册。“让大家一眼就知道这个公司要干什么。”
神华准能集团与准格尔旗政府合作,计划在哈尔乌素外排土场建立现代光伏农牧业示范区,并计划用3年时间,在哈尔乌素和黑岱沟矿区约4.3万亩的内外排土场范围内,建设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景观大道观光带、生态养殖区、果树种植区、设施农业区、林下休闲区、小杂粮种植区和工业旅游区。
去年,准格尔旗政府下属的国企——准格尔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在哈尔乌素复垦好的1万亩外排土场上进行先期工作,种上了遍地的格桑花,搭建了10多个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并建盖了20个农业大棚和1万平方米的牛羊养殖场。
住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上58岁的王根栓目前是养殖场的饲养员,过去,他一直在镇上打工,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现在能有4000多元。去年,他到哈尔乌素外排土场上的养殖场工作,负责数百头牛的饲养。“以前确实不知道这里会变成这样,矿山里还能养牛。”
准格尔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战宽告诉记者,除了公司原有的工作人员,在这片区域他们还招聘了一些当地农民,负责农作物的种植和牛羊饲养。“在饲养方面,年轻人的经验不如一些老农民。”吴战宽表示,公司目前共投入4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3000万元用于露天肉牛养殖,到2020年的时候,肉牛养殖数量要扩大到两万头。“政府的计划是把这些复垦区域的经济形成产业化。我们饲养的都是上等的肉牛,将来要逐步建立加工厂,对接市场进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说到产业化,57岁的杨汉宏特别来劲儿,他对这片复垦的土地,有着许多设想。“我们正在建造一个矿山博物馆,里面设立巨幅的电影屏幕,以后要借助VR设备,通过影像和场景还原,向游客展示煤区是怎么从沟壑纵横的山丘地变成现在的平原,怎么从灰黑的煤区变成绿地的。”杨汉宏计划以矿山博物馆为依托,在煤区最早开采的区域建立一个地标,展示煤炭开采和复垦中用到的大型设备,打造露天印象,开发工业旅游,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现在已经有一些旅游企业和我们对接,想要展开合作。”
杨汉宏表示,企业除了在复垦绿化上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在绿色生产上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神华准能集团两大露天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98%以上。”杨汉宏介绍,集团开采煤矿使用的吊斗铲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具有剥离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整个工艺年节能减排2万吨标准煤,降低生产成本6000万元。
在准格尔煤田“高铝、富镓”的煤资源优势上,企业自主研发了“一步酸溶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以碱法的工艺路径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对煤中伴生的铝、镓等资源进行多元利用,展开了氧化铝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要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减少环境污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