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气污染督查正进行 散乱污企业达17.6万家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07-29





  河北高邑一家小铸造厂的半成品锅堆放点,一片杂乱。

  本报记者 寇江泽摄
 

  今年4月起,对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26”个城市,环保部从全国环保系统抽调了5600名一线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散乱污”企业整治是此次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散乱污”企业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有啥影响,分布如何,整治后如何防止死灰复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散乱污”企业达17.6万家
 

  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污染贡献很大
 

  规模不大、厂房建在自家宅基地上,位于河北省高邑县高邑镇东堤村的郭志铸造厂,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作坊式“散乱污”企业。近日,记者来到现场时,厂房空空荡荡的,生产设备已经拆除。不过从地面上几厘米厚的煤尘,还是能看出以前生产的痕迹。
 

  与郭志铸造厂一院之隔的瑞民铸造厂,也是类似的情况,宅基地上几间简陋的厂房,地面上杂乱地摆放着废铁块、熔炼炉拆掉后剩下的废砖。
 

  高邑镇副镇长刘晓峰告诉记者,这些铸造厂有些年头了,买些废旧金属、面包铁,熔炼后铸造金属器件,郭志铸造厂生产水龙头,瑞民铸造厂生产锅,工艺很简单。这些小作坊使用煤做燃料,熔炼炉产生的废气没有脱硫除尘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很严重。在300多户、1000多口人的东堤村,这样的小作坊就有5家。
 

  “小铸造企业在高邑有悠久的历史,以前有一家大型国有铸造企业,倒闭以后,不少有技能的工人就独立办起了厂子。高邑县目前查处了106家‘散乱污’企业,其中小铸造企业46家。” 高邑县环保局局长李国鹏说,这类企业多,从业人员多,又没法上治理设施,政府以前也取缔过,但由于工艺简单,投入少,取缔以后,花上三两万块钱就能复工,整治难度很大。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散乱污”企业主要是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炭素生产、石灰窑、砖瓦窑、水泥粉磨站、废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小铸造企业名列其中。

  “散乱污”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广泛存在。这些企业普遍没有工商、土地、环保等手续,生产过程中大都存在违法生产、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

  “截至6月底,‘2+26’城市排查的‘散乱污’企业数量达到17.6万家。这些企业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主要位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位置隐蔽。同时,在省市交界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相对集中。”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夏祖义说,虽然目前没有科学统计过,但是其量大、面广,污染贡献很大。十几万家企业分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直接排放污染物,其影响可想而知。

  强力治理不意味着一味关停

  堵疏结合,不具备治理价值的要彻底关停,有价值有市场的,政府会帮助改造

  自4月7日启动第一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以来,督查组发现最多的就是“散乱污”问题。

  “这些企业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十分有限,很多连工商手续都没有,更谈不上税收贡献和推动经济发展。”夏祖义表示,对经营者个人可能会带来一些收入,但是这些收入都是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的,这些作坊式企业无需承担环保成本,生产的产品流入市场,形成不良低价竞争,也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给正规生产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扰乱了市场秩序。

  整治“散乱污”,部分企业遭遇阵痛,但这是必须承受的。“借着这次强化督查的契机,要从根子上拿掉不符合产业政策、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 李国鹏说。

  高邑彻底摸排辖区内的“散乱污”企业,环保局联合乡镇政府、公安、电力等部门,两断三清(断电、断水,清除设备、原料和产品),彻底取缔;同时实施三级网格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乡村,尤其是村一级。“有一两间屋子,这些小企业就能干,靠县乡很难管,但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熟悉情况,把责任砸实到村一级能真正从根子上起作用。” 李国鹏说。

  强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味关停。在高邑建陶产业园,河北煜珠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大门外,一块电子显示屏显示着在线监测数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数据一目了然。公司经理暴记忠告诉记者,公司从4月初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实施煤改气、脱硫塔及窑炉改造等工程,6月初经过验收后点火复工。

  像煜珠陶瓷这样有一定规模、能通过环保改造达标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此前,环保部曾点名批评,高邑县诸多陶瓷企业使用的煤气发生炉普遍存在无组织排放现象。督查组在一家陶瓷公司检查时发现,煤气发生炉排放出的大量煤焦油如沥青一般已经染黑了整个房顶。

  “不具备治理价值的要彻底关停,不过光靠堵,会引起反弹。‘散乱污’整治要堵疏结合,有价值有市场的企业,政府会帮忙改造。” 李国鹏说。

  部分城市排查不细致、整治不彻底

  勿存侥幸心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问题企业,要依法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散乱污”企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顽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实施近4年,危害如此之大的“散乱污”企业,为何成了监管空白?

  “造成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工业污染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重点污染源,另一类就是‘散乱污’企业。”夏祖义说,原来,各地都把眼睛盯在重点污染源治理上,因为其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远大于“散乱污”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污染物排放状况明显好转。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强化监督检查、强制其安装自动监测设施等手段。目前,重点污染源得到规范管理后,“散乱污”企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明显,因此,环境监管的重心正在向“散乱污”企业倾斜。

  重心转移的成效十分显著。今年3、4月份,环保部分别启动一季度空气质量督查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3、4、5月份空气质量较之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强化督查工作开始的4月份,是近年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月。

  “强化督查工作,层层传导环保压力,打破了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不愿查、不想查、不敢查的思想壁垒;杜绝了企业‘避风头’‘人情救赎’的情况。” 夏祖义说,虽然部级督查有成果,但督查中也发现部分城市很多“散乱污”企业未列入排查清单。

  夏祖义告诉记者,几个月前,在环保部的要求下,“2+26”城市自行排查出“散乱污”企业约5.6万家,但随着督查深入,越来越多不在名单上的“散乱污”企业得以曝光,从侧面反映出各地排查工作中的漏洞。环保部要求各地再次摸排清理,重新排查后的“散乱污”企业增至10余万家。济南、邯郸、邢台、聊城、淄博、长治、滨州、郑州重新梳理后的“散乱污”企业较之前所报数量有大幅度增加。

  “‘散乱污’企业集群整治是强化督查第一阶段的重点,必须对其零容忍!”夏祖义说,对部分城市排查不细致、整治不彻底的问题,环保部将不断督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打掉污染区域空气的这一“罪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文化艺术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