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安徽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就下发了加强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见,开始系统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安徽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起步早、力度大、工作实是安徽省“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针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都在基层”这一现实,全国各地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活动,截至今年11月,全国各地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工作点47.5万余个,基本实现“扫黄打非”基层全覆盖,“扫黄打非”扎根基层,群防群治效果突出。
基层示范点在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完善工作规范标准、助力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近期,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各地初选推荐、初评、投票、复审等环节,评选出300个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其中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网格化管理强化组织保障
2015年召开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和2016年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指导意见》对“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作出部署和要求。各地按照“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三个下沉”的工作思路,狠抓“省市县乡村五级监管网络”一条主线,推进人员力量、执法监管、宣传教育进基层。
从全国来看,各地“扫黄打非”信息员、联络员和义务监督员的队伍加速组建,使“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管体系更加成熟健全。
据了解,目前,安徽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都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在4654个有条件的学校、景点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走在前列,其中“一网多格”“六支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常青街道将全街分为10个网格,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街道“扫黄打非”成员单位、社区片警、法律顾问、“五老”监督员、功能性志愿者队伍和社工“六支队伍”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切实提高打击“黄”“非”的能力和效率。
在“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中,滁州市凤阳县总铺中学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将全校分为13个网格,以总铺中学“扫黄打非”工作站为牵头,由政教处、团委、工会、关工委配合管理,实行网格化监管。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中心学校开设“扫黄打非”知识宣传栏,定期组织学生接受教育,呼吁学生绿色上网、远离暴力色情书刊。
“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严格执法。滁州市细化目标,量化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切实负起主管责任,对“扫黄打非”工作开展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到位。仅2016年,滁州市就查处“扫黄打非”案件75起,行政处罚68起,行政处罚13万元,刑事处罚7人。
“扫黄打非”成共识文化市场明显净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扫黄打非”,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的侵袭,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截至目前,“扫黄打非”进基层已从部分地区试点探索,发展成为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的一项重点基础性工作。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扫黄打非”进基层取得显著成效说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是把“扫黄打非”工作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李国兵表示,今年以来,截止10月底,安徽全省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32639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17070条。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文化市场明显净化。
常青街道通过“扫黄打非”主题广场,书香、文化、科普和健康宣教基地“五大阵地”简洁直观,让“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入脑入心,提高群众参与率与普及率,形成“扫黄打非”人人有责,涉黄涉非人人喊打的良好态势。
为更好向社区居民普及宣传“扫黄打非”常识,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在建立社区主题雕塑公园、数字图书馆、绿色网吧、影院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将“扫黄打非”知识宣传与蛋雕、刺绣、快板等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肥西县三河镇是国家5A级景区,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三河镇不仅大力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五大专项活动,还将“扫黄打非”知识写进景区导游词和景点宣传标牌中,同时结合“送戏下乡”等文艺活动积极开展宣传。
从凤阳县、铜陵市学苑社区“‘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六安市、阜阳市等地的“五老”义务监督员,来安县“扫黄打非”小天使志愿者活动,到“扫黄打非”纳入安徽各地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徽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已然形成。( 韩家慧 )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