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中国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策源地——萍乡。这是一座已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近代历史上,它也是中国首批内地开放城市。
现存的德式与苏式老建筑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安源公务总汇大楼、路矿工人俱乐部纪念馆、总平巷、圣公祠……几乎每一处建筑背后都有一段写入历史的革命故事。
“在中国近代百年历程中,萍乡成为社会变革的缩影。”萍乡市委新闻报道中心副主任李运球对记者称。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萍乡安源镇,建于1956年,1984年由邓小平题写馆名
百年煤都 变革之城
江西萍乡有着“江南煤都”之美誉。安源煤矿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清朝末年,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了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盛宣怀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到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安源煤矿也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时为中国十大厂矿之一。
作为中国最早的近现代企业之一,安源煤矿可以看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缩影。在这一社会转变中,原来大多农村出身的煤矿产业工人的命运最为独特,谁也不知道他们此后竟成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角色。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路矿当局承认俱乐部有工人代表的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最初,路矿当局企图联合军阀派兵镇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7000多名工人进行了斗争,最终迫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
9月18日,安源路矿大罢工取得胜利。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作为当时工人运动绝无仅有的成功案例载入史册。
这次胜利也显示了中国工人阶层是革命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后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在其著作《安源:发掘中国革命之传统》一书中研究称,那次罢工胜利之后的萍乡安源变成了中国的“小莫斯科”。
萍乡安源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萍乡也成为中国工农革命的重要根据地。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安源许多工人参加了革命,最后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
“你可以说它曾经是一座变革之城,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萍乡市宣传系统一名官员对澎湃新闻称。
从1898年迄今为止,安源煤矿已有119年历史,其命运也几经周折。1939年因日寇侵略,安源煤矿被迫停产关闭。抗战胜利后,安源煤矿与高坑煤矿局合组为赣西煤矿局。
1949年后,赣西煤矿局改称萍乡矿务局,隶属煤炭工业部。安源煤矿1954年在废墟上复矿,通过改扩建工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90万吨,成为萍乡矿务局七座矿井中最大的煤矿,至今仍在萍矿集团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资源枯竭 产业谋变
历史的华光日渐退却。进入新世纪后,作为百年的老工矿城市,萍乡逐渐呈现“一矿独大”的后遗症。它要面对所有历史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困境——“两老一枯竭”(革命老区、百年老工矿、资源枯竭)。
萍乡市发改委提供给澎湃新闻一份名为《萍乡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情况调研报告》的材料显示,1950年至2007年共生产原煤2.8亿吨,萍乡的煤矿产业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00多亿元,对国家的价值贡献达200多亿元(按不变价计算)。
该报告称,随着资源枯竭,萍乡市煤矿数量从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减少到2007年的132家,减少88.2%,全市近10万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同时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破坏趋势加剧。由于煤炭开采量大面广,时间长,加上污染治理欠帐较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而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萍乡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
2008年3月,萍乡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也就是那一年,当地政府打响了漫长的城市转型之战。
“完全是困境倒逼,现在如果从本地煤矿挖煤出来,代价太高了,比外面买煤的代价还要高,只能想办法转型。”萍乡市发改委转型科科长贾旭峰对澎湃新闻称,经过近百年开采,萍乡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少,如今可开采储量为1.21亿吨,其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大多处于地层深部。
萍乡当地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转型之必要。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政府已经在寻找经济转型之路,举措很大胆——通过大力发展煤炭接替产业,降低煤炭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尽管此举取得了效果,但远未达到转型之目的,由此也说明这场转型之战并不容易。“早期很多人对如何转型一直在观望,甚至有的人持消极态度。”萍乡市政府社会保障部门一名官员对澎湃新闻称。
由于背负沉重历史包袱,萍乡经济转型之路艰难且漫长。
根据国家总体要求,萍乡市成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转型任务,编制了转型发展规划;提出“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转型思路;确立“改革开放促转型、结构调整推转型、科技创新助转型、民生改善保转型、生态恢复立转型”的转型之路,并制定了经济、社会和生态同步转型的战略。
为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萍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四个对接”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即对接央企、民企、科企和外企,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以此形成推动转型的外部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由于央企龙头作用,萍乡传统产业之一的电瓷产业当前正呈现出集群效应,销售量占全球20%、全国70%以上的份额。
目前,萍乡已与中节能集团、中建材集团、中国恒天集团等24家央企建立了对接合作关系。
“传统产业退出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萍乡市政府一名主管经济的官员称。
他认为,长期以来萍乡形成黑(煤炭)、白(陶瓷)、灰(建材)、红(烟花爆竹)、金(冶金)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伴随着资源枯竭,萍乡必须面临去产能、安全生产、环保等多种压力。
根据《萍乡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情况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15日,全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37个。主导资源采掘业呈下降趋势,采掘业及原材料加工业比率逐年下降,矿山企业由2007年的507个整合到目前298个,地方煤矿产煤量由2007年的502.3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333.76万吨。主导资源采掘业总产值占比则由2007年的15.9%下降到2015年的4.8%,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煤炭、钢铁去产能的量占到萍乡全年产量的53%和46.8%,仅仅这两个行业去产能后,就导致全市GDP增幅下降4个百分点。
即便如此,萍乡市政府决心去产能、抓转型,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高附加值的煤化工、煤电等产业拓展,光电、环保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我到萍乡投资,主要是因为萍乡各级政府领导看好我的项目,并愿意为我的项目提供各种服务和平台,最重要的是,我对中国未来万亿级的环保市场也充满信心。”格丰科技董事长奉向东对澎湃新闻称。
奉向东是一位美籍华人,上个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获化学博士学位,他拥有美国给予的多种荣誉和地位。作为中国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他受萍乡相关领导的盛情邀请到当地创业,正在力图用自己发明的科学技术改变当前尴尬环保现状。
此外,萍乡市政府每年安排6000万元科技创新经费,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博士经济”,引进高端人才,注重科技研发,有利地促进了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澎湃新闻获悉,自2008年到2016年10月为止,国家财政补助萍乡市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共224875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0600万元,重点用于工矿地区的产业转型、国有企业改制、化解历史债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方面。
为推动转型,萍乡市建立了工业产业集群支持体系,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工业园、芦溪工业园等为依托,大力发展充分吸纳就业、接续替代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8年来,项目累计投资5923亿元。
这一系列举措的效果明显。近年来,萍乡市曾经主导的资源性产业逐渐退出,其总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8年的15.9%下降到2016年的3.8%。去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两项指标扭转4年多来负增长的局面。
2016年,萍乡煤炭、钢铁去产能的量,分别占江西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而GDP增速却达9.1%,从多年居全省地市后列跃居第四位;全市进出口总额亦增长18.3%,列全省第一,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转型方向是正确的。
更微妙的变化是,转型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萍乡在全省公共文明安全指数测评列全省第一位。
海绵样板 生态宜居
萍乡城区
对于萍乡而言,其转型目标不仅是产业层面的转型,而是一座城市的总体转型。
“以前作为一座煤城,地面是黑黑的,天空永远是灰灰的,没人愿意住在这里,有钱的要么去南昌定居,要么去长沙买房。”李运球对澎湃新闻称。
显然,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掣肘。
十八大后,萍乡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宜居城市的建设力度,提出了“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力图构建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开明开放、文明幸福、和谐平安的“五个新萍乡”,以此全面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过努力,萍乡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称号,而让萍乡主政者最为看重的称号则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萍乡海绵城市展示馆内部
2015年4月,中国公布了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萍乡是江西省唯一入选城市。
“我们就想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了城乡建设。”萍乡市政府一名官员称。
“海绵城市是一种绿色生态的城市发展方式,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下大雨时,城市能够将雨水吸的一干二净;干旱时,再把吸进去的水‘吐’出来,这就是海绵城市的基本原理。”萍乡市海绵办副主任刘民在向媒体介绍时称。
这是一个科学的循环系统,多余的雨水透过铺装透水混凝土,经过渗排管,流到下沉式绿地进行净化、调蓄,再流到蓄水池,就完成了一次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和利用。
按照当前的成本核算,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的建设成本为1.6亿—1.8亿元,故此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曾一度引发争议。
在中国首批的16个海绵试点城市中,萍乡的表现最为优异。2015年,它在全国首批16个试点城市考核中荣获“第一”;2016年,它在考核中再度夺魁。这意味着,萍乡已经全国海绵城市的样板。
截至2017年4月底,萍乡海绵城市试点区已完工面积16.628平方公里,占50.42%;正在开工面积16.352平方公里,占49.58%。全市海绵项目已完工43个,在建74个,待建42个,完成投资46.53亿元,投资完成比73.86%,城区的“海绵”效果已经有了明显体现。
刘民称,萍乡市选取老城区内易受洪涝影响的地方以及新城区商务中心与行政办公中心区域作为试点,在市区规划了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
“我们老城区三个项目包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了,今年五月到七月是雨季,我们很高兴看到了海绵城市的功效,没有出现内涝。也就是说,萍乡在海绵城市的技术路线和解决城市看海的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刘民对澎湃新闻称。
更重要的是,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改造了老城区原本道路脏、乱、差的原貌,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民生建设给自己带来的方便。
刘民以万龙湾区为例,他说经过海绵城市改造后,现在那里已能做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
“海绵城市”只是一个抓手,核心还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根据萍乡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2016年仅中心城区新上亿元以上项目就达到20个,总投资300多亿元。
“萍乡的城市转型从未停止过,相信未来也不会。”李运球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