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农区,河南周口市工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数量均是河南最多的。记者走访发现,周口市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扶贫基地+金融+保险”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每年打造100个产业扶贫基地,走出了“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
新路径:“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
目前河南省农村贫困人口有430万,总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截至去年6月份,周口贫困人口49.61万人,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数量均是河南最多的,是河南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方。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周口市制定了《关于加快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每年打造10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016年,我们依托评选出的112个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市场化、契约化、规范化运行的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新能源、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六个业态,带动9.78万人稳定脱贫,占总脱贫任务的61%。”周口市扶贫办主任韩华表示。
通过产业扶贫,周口实现了企业变基地、资本变股本、农户变员工的“三个转变”,贫困户获得三份收入:贫困户带着政府扶贫资金入股企业获得分红,在产业基地就业收入以及土地流转收入。
入股分红不但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还让农民持续获得收入。贫困户与基地签订3年或5年脱贫带贫协议,采用将到户资金(一般每户是4000元或5000元)、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由基地代为管理使用,每年拿最低保障金(1200元到2000元)和效益分红。
郸城县大学生王文一毕业于复旦大学,2013年带领25人的技术团队,在家乡流转土地500亩,创办了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我们合作社已与300家贫困户签订了到户增收协议,平均每年有1200多个贫困户在基地工作,每个贫困户每年就业收入1.2万元左右。”王文一说。
稳保障:“基地+金融+保险”
产业发展面临最大的瓶颈是缺少资金。周口通过打造扶贫基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围绕脱贫路上“零风险”,形成了“金融+保险”双管齐下的规避风险模式。
“扶贫基地每带动一个贫困户,可以获得5万元的贷款,企业保证贫困户年收益率不低于5万元贷款的6%,三年后由基地偿还本金。金融机构解决了直接将钱给贫困户不放心的问题,产业基地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脱贫任务完成了,现代农业起来了。”韩华表示。
为有效化解贫困户脱贫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产业基地和贫困户后顾之忧,周口市与中原农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行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农民意外风险防范机制,为脱贫攻坚撑起“保护伞”,探索脱贫路上“零风险”。
中原农险公司为扶贫带贫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人口等提供生产生活“一揽子”保险,7个贫困县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和产业基地在中原农险公司的投保资金,集中两亿元建立了产业扶贫风险补偿基金,在产业基地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可拿出部分基金暂代偿还,从而撬动金融贷款,促进金融机构按1:10比例放大项目贷款,为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中原农险公司专门为贫困户设计出包括种植、养殖、农房等在内的一揽子承保方案,涵盖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兜底农业生产自然灾害、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等风险,形成支持脱贫攻坚的多样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真收益:“台账工作法”
周口市以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基本路径,以“基地+金融+保险”为配套保障,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表示,这种做法关键在于如何把贫困人口拉到产业链上、把帮扶干部拉到责任链上。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市级领导分包联系县乡制度,市委常委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市四大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贫困乡镇。市委结合县乡换届,县级明确一名专职常委,专管脱贫攻坚工作,所有乡镇党委都明确一名专职副书记分管,市级选派一批县处级后备干部,县级选派一批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加强了基层产业扶贫力量。
二是坚持“台账工作法”。为每一个示范基地建立台账,动态掌握基地建设内容、建设时间节点、项目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签订贫困户协议情况等,实行周汇总、月总结,进行动态化管理,确保基地真扶贫。为每个贫困户建立台账,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取得一项实际收入记录一次台账并让贫困户签字确认,项目主要责任人签字,确保贫困户真受益。
三是严格落实奖惩,制定完善了产业扶贫考核评价问责体系。对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好的县(市、区)和联系人,给予考核加分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县(市、区)和联系人进行问责和处罚;对管理规范、成绩显著的精准扶贫基地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对扶贫带贫效果差的示范基地,取消其示范基地资格,不再享受政策扶持。组建了8个督导暗访组,对各县(市、区)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一对一”督导检查和暗访,并将督导暗访情况进行了全市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