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深化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人工智能加快从战略到落实
《计划》重点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二是重点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四是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在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看来,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纳入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而《计划》的推出将加快人工智能从战略到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李少君认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具备发力基础。首先,产业市场规模激增,未来前景广阔。据前瞻研究院统计,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40%以上,预计2018年达到203.3亿元。其次,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金额、次数及参与机构数量等均迅速增长,年增长率均超过50%。国内互联网巨头BAT等各路资本也纷纷切入人工智能产业。再次,技术迭代加速。感知智能领域技术已相对成熟,互联网发展积累的海量数据已能支持目前技术需求,云端计算解决方案也已较为成熟。最后,应用领域拓宽。人工智能从云端进入手机、摄像头、汽车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终端设备,逐步应用于安防、汽车、虚拟现实、金融、医疗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正掀起智能化浪潮。
四条主线把握人工智能主题
《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化产品和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等要求。
李少君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发力正当时。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数据、计算力、算法和网络设施等快速迭代,正驱动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而人工智能由于巨大的技术溢出效应,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总体突破,是各国必争的新动能、新机遇、新引擎。
《计划》指出,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产品将取得重要突破,重点领域形成有效的国际竞争优势。李少君说,具体而言,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方面,需重点关注视频图像识别、智能语音、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行业。显著增强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方面,可关注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行业。深化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可关注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关键技术装备中的应用及智能制造新模式。最后,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行业训练资源库、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体等的建设,也将令众多企业受益。(记者 姜业宏)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