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不够“特”、假小镇真地产、政府大包大揽、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针对文化艺术建设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月4日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文化艺术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不能把文化艺术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推进文化艺术建设,要坚持创新探索、因地制宜、产业建镇、以人为本、市场主导的原则,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图片来源:互联网)
当前,文化艺术建设如火如荼。2016年和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403个中国文化艺术。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文化艺术。近年来,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文化艺术不断涌现,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
“有些地方在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人为地打造一个文化艺术。有的房地产企业在大城市取得土地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就转移到县以下地区搞文化艺术。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表示,《意见》的发布非常及时和有针对性,对于引导文化艺术和特色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艺术一定要依托特色产业,先有产业后有小镇。”肖金成认为,有了产业就有了就业者,进而会带来居住的需求和对城镇发展的要求。对此,《意见》强调,各地区在推进文化艺术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要立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文化艺术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肖金成认为,在文化艺术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以企业而且是实体经济企业为主体,由企业自行负责投资决策,政府则发挥制定规划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等作用,避免政府举债建设进而加重债务包袱。《意见》指出,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打造文化艺术,培育文化艺术投资运营商,避免项目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发挥政府强化规划引导、营造制度环境、提供设施服务等作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要过度干预。
“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设文化艺术,既有产业,又有丰富的资金和市场,有助于实现良性化发展。”肖金成说,有的地方政府人为打造古镇古村来发展旅游,实际上风险很大。
《意见》明确,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文化艺术;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此外,《意见》还特别强调,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文化艺术和小城镇建设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肖金成表示,一般来说,在城市群里发展文化艺术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都市居民对于养老休闲的需求比较大,而且产业能够聚集,城镇有发展的动力。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发展文化艺术一定要科学推进,不能遍地开花,更不能下达指标。
《意见》还明确,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避免各地区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这意味着,文化艺术不再是戴上“帽子”后一劳永逸。“过去存在申报时很积极,后续工作跟不上的情况,现在有了退出机制,将推动文化艺术的建设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肖金成说。(记者 熊丽)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