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中国有哪些优势资源、又可以从哪些场景率先实现人工智能(AI)的商业化落地?在近日举行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上,与会产学研界人士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人工智能顶层规划逐步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巡视员卢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牵头起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有关具体行动计划,促进智能制造深化运用,培育智能化产品,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正在支持成立相关产业发展联盟,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重大问题研究、标准研制、试点示范、产业推进、国际合作等工作。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透露,上海前期已经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围绕应用驱动、产业协同、科技引领、生态培育,构建“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AI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可喜的是,在这一前沿领域,我国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并不巨大,包括BATJ等在内的产业巨头都在加大AI研发布局。此外,一些拥有底层架构研发优势的AI创业公司正在快速成长为新的独角兽企业。
各路资本闻风而动。2017年年初,深度学习平台开发者商汤科技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笔融资最高纪录,由鼎晖、赛领资本领投,万达投资、中金公司、光大控股等顶级投资机构参与。AI芯片公司寒武纪日前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联合投资。人工智能公司iPIN近日宣布获得由天奇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元B轮融资。
安防等领域AI应用变现可期
商汤科技CEO徐立表示,创业公司与大公司做AI创新有所不同。此前中国很少关注原创技术底层框架的东西,造成的问题是产业需要嫁接在别人的生态上,例如手机操作系统等。现在AI的发展同样面临这样的局面,因此商汤希望能够从底层切入,建立自己的完整原创技术体系。
更为关键的是,这不仅影响到一个公司或者产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那些涉及国家安全、金融层面的AI发展领域。“很难保证我们的发展与国外巨头的方向完全一致,但未来AI对于这些基础行业都将产生影响。”徐立坦言,因此,当下国家通过顶层战略来促进和加速原创技术的突破,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布局。
徐立表示,目前来看,AI首先会在那些替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领域得到变现,包括遥感地图的识别、安防、金融等;其次,AI将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交互模式,改变包括互联网等在内的传统商业形态。据了解,目前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视觉AI技术已经应用在400多家企业中,包括中国移动、华为、银联、微博等。
“AI创业公司若能在技术发展的关键期站在最前沿,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时间窗口和壁垒,包括合作伙伴壁垒、产品壁垒等。”徐立强调,商汤科技未来更倾向于独立发展,同时在B轮之后会考虑引入更多产业资本进行战略协同,特别是那些能够为AI导入商业应用场景的企业。徐立同时建议,各地政府可以考虑给出一些市场准入和地方保护,尽快推动中国原创技术的商业应用。(温婷)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