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李克强严令政府要说到做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27





  3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部署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时明确强调,必须做到“两个不得一个务必”的要求。


  “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总理说。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提出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从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3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个议题,就是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部署,明确具体配套措施。


  “今天出台的措施必须保证做到一条: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要切实减轻。”总理说,“市场主体对降低社保费率有强烈呼声,我们既然顺应民意、承诺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那就要‘说到做到’,让市场主体真正有获得感。决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因小失大。”


  今年中央政府除刚性和重点支出外,其他支出要压减10%,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


  李克强表示,今年全年要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但我们没有大规模增加赤字,也没有放松银根,而是下定决心动政府自身利益,既要动“存量”,又要动“增量”。


  “要把政府一些不必要的花销砍掉,把政府一般性支出坚决压下来。今年中央政府除刚性和重点支出外,其他支出要压减10%,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总理说,“有的省份社保支付看似压力大,但翻开这些政府的账本看看,拥有的楼堂馆所等资产、沉淀资金,‘家底’厚着呢。为了人民的利益,这方面的‘奶酪’该动的就要动,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李克强说,中国的企业名义费率负担在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但一些地方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收费还是很多,成了顽症。


  他强调,当前面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地方各部门要共同努力、通力合作,为企业减轻负担,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增长,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这既关系市场活力,更关系政府公信力。这一“仗”一定要打赢


  当天会议决定,一是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二是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底。其中,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将现行费率再下调20%,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可下调50%。


  李克强明确要求,小微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吸纳了大多数的就业,首先要确保它们的实际缴费负担切实减轻。他同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总理说,本次降低社保费率要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确保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现在最要紧的一条是:政府要割自己的肉,让利群众和市场主体,切实做到减税降费。”李克强说,“这既关系市场活力,更关系政府公信力。这一‘仗’一定要打赢!”


  转自:中国政府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7年企业减负:涉企保证金建立清单制度

    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日前印发通知,部署2017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继续清理取消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建立实施清单制度。
    2017-04-13
  • 人民日报记者对3省6市121家企业创新情况的调查

    记者对四川省成都市和绵阳市、河南省郑州市和洛阳市、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的121家企业创新情况进行了调查,不少企业反映,创新中遇到“人才瓶颈”,在培养、引进、评价、激励人才和人才流动等方面,鼓励创新的人才政策落实还...
    2017-05-08
  • 减税降费: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减税降费: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近年来,我国把减税降费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助力企业降成本。同时,一些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偏重,呼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税降费如何推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2017-05-23
  • 中欧合作带动中资企业“走出去”

    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推动了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加强。欧盟多年来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还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
    2017-06-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