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降杠杆成去杠杆重中之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听取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与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汇报,推动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会议指出,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在国企改革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央企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防控债务风险、推进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今年前7个月央企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同比下降3.7%转为同比增长16.4%,资产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提质增效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当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负债率工作。
一要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对高于警戒线的企业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增加资产负债率的权重,并严格把关主业投资、严控非主业投资、禁止安排推高负债率的投资项目。
二要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对效益增长较快的企业要督促其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前提下利用部分利润降低债务。
对负债率低于警戒线或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鼓励其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并在当期损益中消化去产能等改革成本。研究出台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国有资产处置有关财务处理办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补充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资本。
三要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推动发展前景好、有转股意向的央企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债转股。加大央企兼并重组力度,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多渠道筹资。鼓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有条件的央企基金采取各种市场化方式参与债转股。
四要强化问责,对负债率持续攀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与地方合作的项目要严防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五要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等工作任务。推动火电、电解铝、建材等行业开展减量减产,严控新增产能。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增强发展后劲。会议要求制定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指导意见,推动央企资产负债率总体持续稳中有降,促进高负债企业负债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中科院应用生态所客座研究员吴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以来,央企降杠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一是部分央企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冶金等行业,在这些行业去杠杆与去产能、补短板等任务交织,加大了企业去杠杆的压力。二是央企去杠杆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国有资产处置,如何保障国有资产权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也需要深入探讨。三是国有企业去杠杆面临来自银行的资产损失压力,银行出于避免不良资产率上升的考虑,有可能对去杠杆进程造成制约。此外,央企去杠杆还容易受到行政因素的干扰。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降低企业杠杆,债转股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是去杠杆的主要途径。债转股方面,截至目前,各类实施机构与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要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领域支持政策,引导相关实施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筛选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企业实施债转股,使债转股成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利器,并以债转股为契机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
吴琦表示,降低央企杠杆率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积极稳妥推进。一是将去杠杆与国企改革相结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将去杠杆工作与去产能、降成本工作相结合,重点在钢铁、煤炭、冶金等产能过剩行业实现突破,加快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三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去杠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比如加快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以及探索国有资本补充机制等。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