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产业园区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为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工业园区寻求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日益增长,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转型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当地时间12月12日,在波兰的卡托维兹举行的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的以“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解决方案”为主题的联合国注册边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禹湘副研究员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的国家智库报告《国家绿色园区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在工业领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成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进一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报告》指出,绿色园区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的发展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一种可持续园区发展方式。
因此,绿色园区不仅涵盖了节约、低碳、循环和生态环保,还包涵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和制度安排,为了让人们能在天蓝、地绿、水净的园区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相比我国已有的生态园区、循环园区和低碳园区,绿色园区具有更广阔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创建内容。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并于同年正式启动了国家绿色园区创建。作为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绿色园区的创建工作随之展开。根据规划,到2020年要面向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选取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创建100家绿色园区。
新理念、新举措、新模式涌现
《报告》从国家绿色园区的政策到实践,全面展示了国家绿色园区创建的历程与成效。从绿色园区的组成来看,主导产业有以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产业为主导的高耗能园区,也有以节能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低耗能园区;既有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园区,也有生产总值在百亿元之下的园区。充分体现绿色园区创建的广泛性和多元化特征。
《报告》第一章分析了开展国家绿色园区示范的背景;第二章总结了国家绿色园区的创建过程;第三章介绍了国家绿色园区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第四章总结了国家绿色园区示范的成效;第五章凝练了绿色园区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旨在展示中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的成效与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的提供借鉴与参考。
《报告》指出,国家绿色园区创建工作开展3年多以来,已有的园区绿色发展实践表明,部分园区在绿色园区创建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脱钩,有关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模式也不断涌现。
以苏州工业园为例,自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园区秉承“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在绿色园区建设中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推动产业和生态的融合发展,以“互联网+”加速能源资源绿色转型,不断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并建立了园区绿色管理的长效机制。又如天津经济开发区遵循产业共生理念、上海化工园区打造绿色价值链等举措,都取得了了明显的成效。园区的“绿色模式”百花齐放,共同推动了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吴曌)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