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做好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减负效应加速显现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的目标。此后,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试行留抵退税;提高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作为"降成本"政策的重要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起到了稳定就业和促进投资的作用;二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得到更大力度的扶持;三是在促进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产生的政策效应正在加速释放。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改革,将原适用17%税率的制造业、11%税率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减税政策效应自6月份申报期开始显现,6~8月份累计减税959亿元。从7月份起,对18个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行业以及电网企业开展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工作,8月份共办理留抵退税786亿元。两项合计共减税1745亿元。
此外,在加速落实已定政策的同时,我国不断扩大政策红利,使减税降费更实更细更深。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日前指出,在过去几年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今年我国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在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1万亿元减税降费措施基础上,年中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措施,预计全年可减轻税费负担1.3万亿元以上。
10月29日,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企业对负担的主观感受依然较强,对减税降费的呼声较高。为此,我国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减负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利用好金融改革工具,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和支持,有利于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鼓励增加小微企业贷款,8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从今年9月1日到2020年年底,我国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此前已确定的500万元进一步提高到1000万元。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现状,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国家层面鼓励增加中小微贷款,部分银行机构也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就是为了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快捷、更优质的融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对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采取了诸多举措。近期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在减轻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何代欣表示,中小微企业对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通常比较困难,免征增值税等相关政策将激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