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出发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07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68家,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在科技部召开的国家高新区30周年集中采访会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如是说。

gaoxinqu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数据显示,2017年纳入统计的156家国家高新区全年实现园区生产总值9.5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的11.5%;营业总收入达到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0%;企业实际上缴税费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2%。无论是在规模总量方面,还是在发展质量方面,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坚持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30年来,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创新资源迅速聚集,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曹国英表示,30年来,国家高新区致力于做好“高”与“新”两篇文章,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据介绍,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以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完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50%左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超过40%的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涌现出一批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创业训练营、开放办公空间、互联网生态圈等孵化新形态推动全国创业纵深发展。2017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38.6万家,同比增长36.8%,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1058家,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水平创新源头供给持续增强。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资源和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科研院所2900多家、各类高校800多所,企业技术中心11000多家、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11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50多个,建立了2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600多家产品检测检验机构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7.1%,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3.3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的20.8%;每万名从业人员授权发明专利、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引领区。


  五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家高新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在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科技金融结合、人才引进和培育、政府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关村从2010年起,先后试点了“1+6”和“新四条”“新新四条”等16项先行先试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武汉东湖高新区、南京高新区、天津高新区等高新区推出的“新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津十条”“众创十二条”和“金融八条”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首创性的政策措施,大大提高了广大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是坚持开放共享发展,辐射带动与全球链接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纳入统计的156家国家高新区中,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为44家,超过30%为20家,超过50%有8家。


  七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2017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478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家高新区获得国际或国内认证机构评定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


  高新区发展百花齐放


  如何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如何办好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重要发源地,中关村的崛起,既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又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标志性成果。”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启文介绍说,可以用“五个成为”来概括中关村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明显成效:一是成为深化改革的“探路者”;二是成为自主创新的“主阵地”;三是成为创新培育的“策源地”;四是成为新兴产业的“增长极”;五是成为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在中关村,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实施了“1+6”、“新四条”、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投贷联动、“国际人才20条”等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向全国,带动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科技人才的政策体系。


  在中关村,先后诞生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集成电路器件工艺、高铁运行控制、绿色纳米印刷、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柔性AMOLED显示、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变革性重大科技成果。


  “30年来,我们大胆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创造了我国战略性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表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了五个特点:一是发展很快;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做了不少文章;三是研究机构与科技人才比较多,有自主创新成果;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比较好,高校产业化做得不错;五是产业特色明显,尤其是光电子产业特色鲜明。


  “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28平方公里,占深圳市工业用地273平方公里的1.2%。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高新区培育了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创维、瑞声、光启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约1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超过100家,孵化了难以计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介绍,2017年,深圳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工业总产值4332亿元;实现净利润1068亿元, 研发经费总支出213亿元,上缴税费526亿元。


  “成都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抓住了三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动能转换,构建经济发展动力体系;二是坚持产业定位,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产城融合,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缪晓波介绍说,30年间,成都高新区总产值从1991年的600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7500亿元。截至2017年,聚集企业11.5万余家,其中,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5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占成都市的49.6%,占四川省的34.3%。


  高质量发展是永恒主题


  进入2018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今年1-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7265亿元,同比增长8.78%;实缴税费7003亿元,同比增长11.22%;新注册企业数13.6万家,同比增长25.3%;出口13719亿元,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22.3%。


  “未来,国家高新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引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 国家高新区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在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同时,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国家高新区在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的同时,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实现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以杭州高新区为例,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仅0.5%,GDP年均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年均增长17.4%,充分体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二是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由以“硬投入”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转变。国家高新区在持续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商贸、医疗、交通、教育等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改进,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高效率投入体系,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技术、资本、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在高新区内聚集。


  三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塑造新的发展优势,由以土地出让、优惠政策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转变。以济南高新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几年国家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新注册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快速增长,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国家高新区内不断涌现,国家高新区内瞪羚企业从2014年的1542家增长到目前的2576家;“独角兽”企业从2016年的104家增长到目前的125家,占全国76.2%。


  四是国家高新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由自我发展向更加注重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转变。国家高新区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并购、建立国际研发战略联盟、海外孵化器、创新中心、海外产业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获取和整合创新资源。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994家。中关村在硅谷、以色列,上海张江高新区在波士顿等地均建立了创新中心,深圳高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已有4家实际挂牌运行。


  五是国家高新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由单纯发展产业向更加注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技创新、园区经济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打造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科技新城,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示范。(记者 张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国家高新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新兴产业变革。要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夯实产业升级的基础,提升国际竞争力。
    2018-10-17
  • 高新引领 国家高新区唱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高新引领 国家高新区唱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30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国家高新区在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的同时,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实现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
    2018-11-29
  • 创新服务 国家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崛起

    创新服务 国家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崛起

    198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加快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放技术市场”的决议,提出以技术市场为突破口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2018-12-01
  • 国家高新区探路区域合作新模式

    国家高新区探路区域合作新模式

    近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区改革专委会主办,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15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在佛山高新区举行。
    2018-12-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