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已久的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从正式定调到推出明确时间表,时隔仅一周。
4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取消全部限制。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五年三步分段走 2022年取消全部外资股比限制
对于我国决定全面开放制造业、分步骤全面放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的举措,国家发改委在答记者问中也阐明了立场和理由:“制造业是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领域,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高新技术制造业,都要在开放环境中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最大化。中国全面开放制造业,就是表明我们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鲜明态度,旗帜鲜明地支持经济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希望通过制造业全面开放,支持中外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实现共同发展,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更广泛、更多元的资本、技术、管理、人才交流合作。”
无疑,全面放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是顺应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释放出汽车行业外资股比即将放开的明确信号后,包括大众、戴姆勒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纷纷表态,在与现有中方合作伙伴继续展开紧密合作的同时,也将把握中国政府对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的机遇,探讨和寻求未来发展的新契机。而包括广汽集团在内的中国车企,也表明了在外资股比放开的新时代下把握新机遇的积极态度。
作为第一阶段完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细分领域之一,国内主流专用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资股比放开后,对国内专用车的影响并不大。“目前,在国内专用车领域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并不多,加之整体体量较小,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选择独资进入中国的国外专用车企也不会很多。当然,就汽车行业整体而言,外资股比的放开,将使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梁山中集东岳车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振超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与专用车有所不同的是,另一个在今年内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领域——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的受关注程度都很高。按照分段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的步骤,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全面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这就意味着,“特斯拉们”的在华独资将名正言顺。
外资企业享受更充分国民待遇 取消股比限制不等于无条件放开
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当然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全面放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对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数量限制的取消,是中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给予外资企业更充分、更平等国民待遇的考虑。当然,在中国设立投资项目的外资企业,在享受更充分国民待遇的同时,也将与内资企业一样需要遵守相关政策、满足相关条件。总而言之,在进一步开放中,外资和内资车企在华发展更平等了。”
事实上,在分阶段陆续取消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同时,外商依然需要遵循相关投资管理政策的规定。比如,《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中,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项目均有着相关的准入条件和门槛。
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核准通过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不具备生产传统燃油车的资格。加之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决定,这都意味着合资股比放开后,外资在华生产新能源汽车只能通过现有燃油车合资企业、或申请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或收购其他纯电动汽车企业的方式实现;外资在华增加传统燃油车产能也只能通过现有合资公司或收购其他燃油车企业的方式实现。
也就是说,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后,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而言,即便可以通过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仍需要通过生产资质的核准和审批,而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尚未重启。那么,在恢复资质审批前,相关审批标准也在调整和修订中,欲在合资股比放开后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仍然要满足调整后的生产资质审核标准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生产准入要求。另外,按照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规定,对股比放开后有意在中国新建传统燃油车制造企业的国外资本和企业,将不能通过新建汽车企业的方式实现本地化生产。
当然,这些行业政策,并不是单独针对外资企业设置的门槛,内资企业同样要遵守。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产能过剩等方面下功夫,而这些相关政策的主旨,正是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打造一个实力雄厚的汽车产业,无论对外资还是内资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件好事。
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限制 将调动新一轮合资合作活跃度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条款是,在此次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规定中还提出,到2022年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对此,业内人士判断,这一规定将一定程度上调动未来外资车企在国内展开合资合作的活跃度,合资企业数量限制的打破,加之合资股比限制的取消,也将使合资合作模式和形式迎来突破和创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条款的出炉,或将直接助力“上汽奥迪”合资合作项目的推进。同时,外资股比的放开和取消合资企业数量限制的叠加政策,也将促进外资车企向中国市场导入更多车型,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将更加丰富,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未来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后,外资企业与国内民营车企的合资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现有国有车企背景的中外合资车企带来一定考验。”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
对此,吴松泉认为,分阶段放开汽车行业合资股比的做法是有序、稳妥的,既符合全面放开的宗旨,也能通过分阶段、分领域放开为合资车企的中方以及自主品牌车企留出较为充裕的、积极应对和准备的时间。(记者 王璞)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