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一些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抱怨,也有新诉求。”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外资企业有抱怨说明他们关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的市场有信心。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是变差了,而是更好了,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然而,要实现创造世界一流投资环境的目标,中国改善投资环境还在路上。
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热土
“目前,中国投资环境总体在不断改善,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创新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认为。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吸收外资1363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的营商环境在逐步向好,引资环境不断开放。”全球化智库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指出,目前,中国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改善引资环境,特别是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的政策。如2017年国务院接连出台两个重要的利用外资文件,即国发5号文件和39号文件,推出了扩大开放、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一共40多条具体的政策措施。2015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资准入的限制领域缩减了65%,实行了以备案为主的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居第二位,与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居全球第二位的地位一致。今年1月,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6%的会员企业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改善或者保持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钟山在“两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改善投资环境仍在路上
“我们要看到不足。”何伟文认为,在2018年世界银行商业环境排名中,中国排在第78位,与中央提出的创造世界一流投资环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首先应努力进入前50位,接着进入前30位。”“改善投资环境仍然在路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两会”上答记者问时也坦陈,应当清醒地看到,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的工作还需要继续下大力气,需要继续出台过硬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商投资领域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和逐案审批制度,一直执行“外资三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经营企业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现行外资三法已经难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外资三法确立的逐案审批制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不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转变政府职能。”王辉耀认为,制定《外国投资法》的条件已经成熟,未来有必要全面修订外资三法,研究制定统一的《外国投资法》。他还建议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等重要制度纳入外国投资的基础性法律框架内并进一步完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透露,为了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将原来的“外资三法”整合,制定一部新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基础性法律。
“在积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何伟文认为,不但在政策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中国制造2025和相关产业政策对外资一视同仁。抓好一些好的案例,纠正一些做得不符的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强调,在改善引资环境方面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督查工作,关键要解决好三大突岀问题,一是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问题;二是各主管部门文件的稳定性问题;三是执法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问题。“以上三个问题的改善和进一步完善,将大大提高巿场的可预见性,改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正如张业遂所说,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实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方针,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坚持为外商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保障外商合法投资的权益;坚持外商享有国民待遇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何芬兰)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