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外贸“成绩单”显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培育,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正在增强。
传统优势仍在
广东一家鞋类出口企业外贸业务员对国际商报记者说,近几年做出口业务很困难,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原材料和人工等综合成本上升,二是东南亚等国家的企业挤占了订单,三是全球经济不景气。
2017年以来,这样的局面正在快速发生转变:降成本成为中国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和“放管服”改革等大量举措,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产业转移步伐放缓;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中国传统出口企业发展正迎来新的转机。
广州西雅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在近年来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遭遇艰难之时逆势壮大。该公司销售经理凌坚方在服装行业工作多年,她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服装的确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生存比以前困难,但这几年出口额持续增长,表明服装产业不是夕阳产业。
从全国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着增长态势,在中国出口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传统竞争优势并没有完全丧失;相反,随着新竞争优势加速培育,内生性增长动力在增强,传统优势中的一部分呈现出弱化之势,一部分则有所增强。
新优势显现
“现在我们每天都有30个新款式设计出来。”凌坚方说,服装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光靠“价格战”难以为继,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创新。“我们的设计创新,目标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打动消费者,能引领消费潮流。”
说时容易做时难。凌坚方透露,公司在设计团队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还不断参加国外的各类展览等活动,深入市场一线进行调研。努力的成果是,不仅拿到了更多订单,而且产品的附加值在提升。
这不是个案,有“两把刷子”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增多,他们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加游刃有余。东阳市吉荣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吉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生产塑料编织袋,以前靠人工,60个工人一天生产2万~2.5万个编织袋,现在引入了国产机械,实现了自动化生产,4个普工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生产质量更加稳定,且机器编织的花型和线型也更加美观,前来采购洽谈的外商排起了长队。
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公司从事箱包研发制造,近年来在箱包质量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其研发出的折叠版箱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非常“吸睛”。此外,公司自主品牌产品占比超过50%,200多个专卖店遍布国内外,销售渠道更加通畅。
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振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真丝产品供应商,即便前几年遭遇外贸发展困难,仍然坚持“工匠精神”和“民族文化”,在种桑养蝉、抽丝剥茧、印染织造等环节一丝不苟,如今产品质量获得世界各国客商的认可。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经济转暖,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更要有定力,未来应在全球竞争中找到独特的定位,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闯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新路。(吴力)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