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图片来源:互联网)
民用无人机制造业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个人消费、植保、测绘、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消费类无人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引领全球发展水平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但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监管手段滞后、行业应用类无人机部分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安全防范、环境营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按照引领发展、需求导向、急用先行、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建立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
《意见》提出,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民用无人机系统集成、自主飞行、智能避障、高精定位能力不断突破,续航能力、安全性能有效提升,消费类无人机技术保持国际领先,行业应用类无人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消费类无人机企业领先优势,培育一批行业应用类无人机国际知名企业,形成2-5家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制修订200项以上民用无人机标准,满足产品研发和生产、产业应用、安全监管等行业发展需求,建成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建设一批民用无人机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建立安全性检测认证和试验验证体系。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企业实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及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和良性健康发展。
《意见》明确了八大任务。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民用无人机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传感器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二是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加强民用无人机系统、软硬件和通信协议等安全设计,提高民用无人机传输安全性和数据保护能力;三是加快培育优势企业,研究制定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行业规范条件,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集中;四是拓展服务应用领域,加快民用无人机行业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应用交流平台、新技术演示验证中心等;五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民用无人机分级分类、产品安全性要求、身份编码规则、研制单位基本条件及评价方法、管控平台建设等急需标准制定,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六是强化频率规范使用,科学规划无线电频率资源,统筹民用无人机用频需求,进一步加强民用无人机的无线电频率使用管理;七是推进管控平台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加装通信模块、飞控软件升级、预留接口或采用国家制定的统一传输协议等技术手段,将产品纳入国家统一管控,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或卫星通信等方式,实现民用无人机可识别、可监视、可管理;八是推动产品检测认证,推动建立一批具有民用无人机检测认证资质和试验验证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为保障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意见》提出五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实施,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四是发挥协会作用,五是强化日常监管。(记者姚雯)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