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巨大 加强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势在必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9





  1天1亿件快递!近日,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出现在中国,中国快递业务市场规模站上世界第一!“这是互联网创造的奇迹,我们使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天梭K1服务器,每秒可完成2.56万亿次浮点运算,没有这样强大的‘硬件’支撑,一切都是天方夜谭。”正如阿里巴巴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所言,有了这样强劲的设备,该中心每天能处理包括快递、网购等800余亿条信息。
 
  2012年,全国快递只有56.9亿件,到了2016年,达到312.8亿件,增长了数倍之多,而单件快递的平均价格却从18.6元降低到12.7元,差距明显。“互联网不仅使快递的处理能力成倍提升、价格明显下降,而且为社会公众带来了便利。”该负责人表示。
 
  产业发展新趋势
 
  “天梭K1服务器2.56万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传输近80部,1部15G容量大小的超清影片。”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向记者介绍,高端服务器相当于处理数据的“交换机”,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硬件基础。近年来,浪潮集团不断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已经拥有1.2万件国内外专利。自主研发的天梭系列服务器就拥有国内外专利1200余件,不仅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掌握高端服务器核心技术的国家,而且该服务器还荣获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浪潮集团凭借浪潮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为客户打造了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全面支撑智慧政府、企业云、垂直行业云建设,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产品和服务。
 
  “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器,如今我们日处理数据量达到9万亿条,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日接收物流详情超8亿条,每天节省快递等待时间2.6亿小时。”菜鸟网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同样在传统产业上发挥了巨大威力,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货车帮”)就是其中之一。“贵阳南明至毕节威宁,1吨,车长不限;北京门头沟至济宁鱼台,稻谷,30吨,13.5米;贵阳花溪至广西贵港,煤炭,180吨,9.6米至13米……”在手机上点开“货车帮”App,看着不断更新的货源信息,大货车司机蒲杰迅速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单。
 
  “虽然创业只有3年时间,但我们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自主研发了智慧货车网上调配技术系统,已经提交了数十件中国专利申请,并对一批软件著作权进行了登记,由此开拓了一个‘互联网+’的新业态。”“货车帮”创始人戴文建向本报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货车帮”诚信注册会员车辆达370万辆,诚信注册货主会员达63万家,日发布货源信息达500万条,日促成货运交易超13万单,日成交运费超过15亿元,服务范围覆盖全国90%的地区。依托互联网转型升级,减少货车空驶,带来的是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仅2016年,“货车帮”就为社会节省燃油价值615亿元,减少碳排放量3300万吨。
 
  巨大潜力留空间
 
  “忘带钱包,移动支付解难题;不想挤地铁,共享单车可以骑;没时间买东西,网络购物是秘籍……”近年来,互联网上流行的顺口溜,把时下最为流行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尽情呈现,凸显了当今互联网产业为改变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力量。
 
  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与知识产权愈行愈近。就专利而言,主推“小橙车”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两年多来,已经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近60件,其中包括多件PCT国际申请,并已拥有中国专利20余件,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受到了中信、红杉等资本的追捧,目前融资额也是一路飙升。主推“小黄车”的北京三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也开始提交专利申请,其他同行企业都在纷纷追赶。寻找容易、使用方便、标识鲜明、骑行轻松的共享单车最受大众青睐,日益良好的使用感受,自然需要商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第一代“小橙车”为避免链条松动脱落带来的不便,使用了齿轮传动的新技术,但骑行费力。当商家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进行技术改进,应用了核心技术专利,第二代“小橙车”的骑行体验就变得轻松多了。这正是来自专利之益。
 
  互联网产业及“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变革,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权威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达53.2%。2016年,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面对汹涌澎湃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态势,加强互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这对于我国产业创新发展、在新格局下赢得全球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认为。(本报记者赵建国 实习记者邹碧颖)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