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央企产能“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
资深国资专家李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业务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设、房屋建筑、工业建设以及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方向,而刚刚召开不久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显然为基建央企带来了下一个“风口”。
“一带一路”重要“名片”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企业充分运用自身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等各方面优势,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尤其在基建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名片”。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中国铁建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铁建在“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设有机构或经营网点,拥有170多个工程项目,合同额总约188亿美元。
自2014年以来,中国铁建先后建成了中国企业在中亚建设的首条铁路——塔吉克斯坦瓦亚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亚吉铁路,中国商务部首个经援国外的光伏项目——中巴友谊标志性工程之一的援巴基斯坦国会大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
目前,中国铁建正在积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项下重点项目——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打破西方垄断、以主承包商身份承建的世界杯主体育场——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项目,马来西亚第二高建筑——吉隆坡四季酒店,俄罗斯首次在地铁施工中引进外国企业的项目——莫斯科地铁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这些项目在带动中国产品、技术、装备‘走出去’的同时,也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国铁建方面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沿线国家的央企身影
另一家基建央企也不落人后。《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中国中铁方面了解到,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设备和运营全产业链“走出去”,中国中铁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先导段开工建设并签署全线EPC总承包合同,承担全线勘察设计并承担2/3以上施工任务的中老铁路已全面开工,俄罗斯莫喀高铁完成勘察设计任务,匈塞铁路进入实施阶段,孟加拉帕德玛特大桥开工建设,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河内轻轨即将开通运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投资开发的大马城项目正式启动……
截至2016年底,中国中铁累计实现海外新签合同总额8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全公司从事海外业务的员工7832人,雇佣所在国员工38391人。
而作为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基建央企,中国交建“一带一路”市场布局日趋完善。中国交建与沿线58个国家签署合同、协议近400亿美元,投资和承建的中巴经济走廊系列项目、科伦坡港口城、东非铁路、中马友谊大桥等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2016年沿线新签项目超过100个,合同额占“一带一路”总合同额超过10%,居中资企业首位。
此外,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也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了中白工业园一期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印度哈里亚纳邦12平方公里的万达产业新城概念规划项目、华为阿联酋-数据机房BIM咨询项目、柬埔寨金边超高层等。
打造“命运共同体”
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中央企业每到一个地方、每实施一个项目,都会受到当地企业和居民的热烈欢迎。
肖亚庆分析认为,是由于中央企业始终坚持依法诚信经营,充分尊重所在国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改善当地民生、推动协调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才能够赢得当地社会和居民的广泛赞誉。
以中国一冶为例,在海外经营30年的历程中,中国一冶在项目所在地招募了大量外籍高级管理人才和劳工,并且充分尊重各国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不断提高了外籍员工对公司认同感和荣誉感。此外,还在当地国开展了捐赠助学、技术培训、修缮清真寺、走访慰问等活动,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在李锦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发展并不十分平衡,互通互联水平较低,中央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使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较大程度地挖掘了区域市场的潜力。而在此过程中,中央企业也加快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倒逼我国企业实现优进优出、提质增效,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肖亚庆表示,未来,国资委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继续推动中央企业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中央企业与沿线国家在装备、技术、标准、管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全球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本报记者 赵玲玲)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