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11月7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发展研究院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的“复旦碳价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发布会上,“复旦碳价指数”(Carbon Price Index of Fudan,简称CPIF)正式发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不过仍表现出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即交易主体类型少、数量小,市场流动性较弱、价格波动性较大,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碳市场管理制度与交易规则有待健全,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复旦碳价指数”应运而生。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在致辞时表示,“复旦碳价指数”的研究开发展示了复旦大学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希望能够助力全国碳市场发展,赋能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建设,助推“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希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以复旦碳价指数为开端,在碳交易、碳金融和相关前沿领域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和校内其他单位更好协同,与业界形成更紧密的双向互动协作关系,也为中国碳市场、碳金融培养更多高端专业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在主题演讲时指出,“复旦碳价指数”的发布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相信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复旦碳价指数”将进一步迭代,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指数。
作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中国的碳市场发展已有10年之久。与会专家指出,碳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国际实践也表明,碳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介绍道,就国内而言,中国于2011年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中国的碳交易体系日益成熟。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14.11万吨,累计成交额9.89亿元。
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介绍,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推出的“复旦碳价指数”包括五项指数,分别为全国碳排放配额(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简称CEA)价格指数,北京和上海、广州、其他地方试点履约自愿核证减排量(Chinese Certificate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 CCER)价格指数,以及全国CCER价格指数。
根据模型计算得出首期“复旦碳价指数”,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价为40.00元每吨、最高为44.32元每吨,12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单价为43.67元每吨、最高为52.24元每吨,10月北京和上海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2.40元每吨、最高价为37.50元每吨,10月广州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0.30元每吨、最高价为36.25元每吨,10月其他试点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22.60元每吨、最高价为27.00元每吨。以10月CEA实际交易情况为例,10月CEA复旦碳价基本与10月全国碳市场上CEA的交易状况吻合,这也意味着“复旦碳价指数”首期结果良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全国CCER价格指数也即将面世。
陈诗一教授指出,“复旦碳价指数”的发布不仅能为交易者管理碳资产提供价格参考,降低其信息搜集和监督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各碳市场的定价规则,增强碳市场的流动性,提高碳市场定价效应,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从长远来看,碳价指数也将进一步发挥反映碳市场运行状况、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政策效果的指示器作用,为双碳目标的实施提供助力。此外,未来随着涵盖国际主流碳市场交易品种的碳价指数的研发推出,“复旦碳价指数”也将助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定价权。
在“复旦碳价指数”研发过程中,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参考了国际通用定价模型,分析碳价格形成机理,充分考虑中国碳市场特征,形成了相应的碳价格指数方法论。而据此方法论得出的价格指数可以充分反映碳市场上的各类信息,包括碳资产的供求状况、各类能源价格、企业的减排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等。
谈及“复旦碳价指数”展望,陈诗一教授表示,碳交易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更要在国际上形成中国碳资产交易价格指数的全球影响力。因此,以打造面向全球碳市场,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碳价指数为宗旨,未来“复旦碳价指数”还将从三方面进一步发展完善。
他进一步介绍道,一是会研发推出覆盖国内碳市场更多品种的碳价格指数,推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统一、科学有效的碳价格信号,为碳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会推出涵盖国际主流碳市场的交易品种,促进中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对接,提高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将开展基于“复旦碳价指数”的碳金融产品的研究,深化碳市场与金融市场合作与联动发展,加快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为“3060”目标和全球碳中和贡献中国力量。(记者 韦夏怡)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