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槐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宣传推介永和特色旅游资源,稳步做强做大槐花产业,帮助贫困乡亲有尊严、有保障地稳定脱贫。”5月14日,为期一个星期的永和槐花扶贫活动暨槐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山西省永和县县委书记加天山邀请全国各地的人们来永和观黄河乾坤湾,品永和槐花香,助力永和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山西省永和县是革命老区,地处黄河中游吕梁山脉南端,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等原因,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引领、旅游兴县”战略,重点围绕“一个湾(乾坤湾),一朵花(槐花),一件事(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旅游业,致力于让乡亲甩掉“穷帽子”。
开发槐花系列产品
槐花,农村最普通的花,却是一代城市人的乡愁。山西美特好集团副总宋立国说:“小时候,每到槐花开放的季节,淘气的我总要爬上树撸一串槐花放到嘴里,那淡雅的清香在唇齿间荡漾。槐花于我而言是一种童年的味道,是故乡的情怀,是儿时的记忆。”
永和县有野生槐树18万亩,4月底从黄河岸边盛开,到5月底茶布山、四十里山等高海拔区域次第开放。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你走进永和,漫山的槐花随处可赏、可采。今年4月底,永和县委书记、县长带着新鲜的槐花走出大山,走进首都北京,来到省城太原进行了推广推介。
永和县有79个行政村,贫困村就有78个。全县贫困人口5081户贫困户13411人,贫困发生率为24.2%。脱贫攻坚是永和县委、县政府最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瞄准了“旅游扶贫”这个方式,让槐花做使者,实现产业融合,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我县年产鲜槐花5000万斤,以每斤2元计算,产值可达1亿元。每消费1000斤槐花,就能够帮助一位贫困乡亲脱贫。”加天山书记说。2017年,永和县希望销售槐花100万斤,帮助1000名贫困户脱贫。
除了槐花炒鸡蛋、槐花拨烂子,永和县还开发出槐花饼、槐花糕、槐花蜜、槐花茶等系列产品,推出了槐花麦饭、槐花饺子、槐花丸子等20多种美食的槐花宴。目前,北京、太原两地的450余家饭店已参与其中。旅游节当天,三晋国际饭店、介休餐饮协会、醉马蘸片子等饭店现场就预定了1500多斤新鲜槐花。山西会馆每年使用槐花3万斤,作为槐花使用大户,都是从外地采购,董事长高绍军现场表示:“山西会馆今后要用永和的槐花。”
“通过这种农餐对接的形式,让小小槐花走上大城市的餐桌,也让我们饭店业人为永和的脱贫贡献一份力量。”三晋国际饭店董事长宋新梅激动地说。
整合特色旅游资源
永和县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希望来抓,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通过旅游扶贫等措施,带领乡亲走出一条致富路。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形成了气势磅礴的乾坤湾,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新石器、商周墓葬遗址,全国罕见的元代建筑文庙大成殿、楼山龙王庙,还保留着最完整的黄河风情,古村落、土窑洞、石碾、石磨随处可见,是黄河文化的天然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这里还是红色革命的摇篮。1936年,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东征,在永和生活、战斗了13个日日夜夜,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回师西渡,逼蒋抗日”的策略,关键时刻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
近年来,永和县围绕“文化引领,旅游兴县”战略,以“花”为媒,把“旅游+”作为扶贫的重要模式加以推进,编制《黄河乾坤湾品牌总体策划方案》,着力打造乾坤湾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完成了阁底乡东征村、南庄乡郭家村等17个村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打造了“红军井”等一批景点,推出黄河黄金水上游、重走红军东征路、晋陕黄河文化组合游、没有藏羚羊的可可西里、红枣槐花核桃采摘项目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目前,永和已形成以红色文化、黄河风情、绿色生态为主的旅游格局,来永和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2016年游客人数比2015年增长了8万多人次,达到了12.3万人次。旅游扶贫成效初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5任县委书记、县长,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建设,全县生态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7%,被国家林业局誉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教科书”,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和还高标准完成了阁底至乾坤湾旅游路、楼山旅游路建设和绿化;投资1968万元完成白家山、于家咀游客接待中心及步行道、停车场等建设;投资2080万元,完成交口至阁底、西后峪至奇奇里20.3公里旅游公路通道的绿化亮化;投资7720万元,对城中村进行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投资600万元,对城区及城郊接合部2000座厕所进行无害化改造,新建高标准公厕3座;投资161万元,实施东征村富民工程,完成东征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建设等,全县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东征村,笔者看到,有的村民将自家的窑洞院收拾一翻,建成极具当地特色的农家乐;有的则选一处景色优美的地方新建特色院落。“不离乡不离土,家门口也能鼓起腰包。”至目前,永和县农家乐达到78个,以阁底乡、打腰石乡、南庄乡等为中心的有特色窑洞民宿产业效益初显。去年,东征村34户农家乐首批投入运营,不到半年时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收益达到15万元,户均增收4400元。
“美了乡村,富了乡亲。”永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杠杆”作用,达到撬动村民增收脱贫的目标。
目前,永和乾坤湾、红军东征纪念馆、红军井已声名远播,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目前,正在与一河之隔的延川县以及邻近县市捆绑开发“多日游”精品线路。“通过发展旅游,吸引游客来永和赏乾坤湾美景,品槐花宴,住农家院,购农特产品,有效构建‘旅游+槐花’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刘宇说。
现如今,霍永高速公路、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交汇贯通,到革命圣地延安只需一个半小时,到吉县壶口瀑布2个多小时,实现了黄河旅游资源及晋陕红色旅游资源的良好对接。据了解,永和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我们将以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为核心,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把乾坤湾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借助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全方位提升全县旅游品质,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客接待量48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6亿元以上。”加天山满怀信心地勾勒着永和县的蓝图。(王文华 王伟峰)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