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启动金”。去年,全国共发放15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我省仅为18.33亿元,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从全省看,脱贫户中获得小额信用贷款的只有14377户,仅占3.5%,多数贫困户尚未享受到这一利好政策。
今年,我省计划新增扶贫小额信贷余额80亿元以上,针对放贷规模小、使用资金不精准等薄弱环节,采取多种措施,争取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稳脱贫”。
“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网点,实行信贷人员包村到户,简化手续、精简流程、畅通渠道,让贫困户能够就近办理、省心办贷”
今年,定远县张桥镇贫困户张德翠用5万元的小额信贷开了一家小型超市。近日,她告诉记者:“贷款很快捷,不用任何抵押。有了这个超市,就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
定远县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额度一度占全省贷款总额度的10%以上。该县扶贫办负责人邓晓勇说,县、乡(镇)、村分别成立评级授信工作小组,对全县贫困户进行统一评级授信。扶贫办、乡镇、村与农商银行、保险公司实行无缝对接,授信后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用信放贷。
省农信社力争到今年6月底完成50亿元的净投放,9月30日完成年度投放目标。对此,省农信社主任钟园表示,实行农商行一把手负责制,逐级下 “军令状”、人人头上有指标,用数字说话。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主要流程是评级、授信、用信、投保等四个步骤。从全省情况看,评级、授信环节顺畅,部分地区授信额度很高,实际放贷很少,放款后也没有及时办理投保手续。
扶贫小额信贷具有特惠性,因而不能按照一般的商业贷款流程来运作。省扶贫办副主任陈先德认为,各地农商行要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放宽贷款条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让贫困户就近、方便、快捷地贷款。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因无劳动能力、户主年龄超过60周岁的贫困户,经推荐审核后,可适当放宽条件。 “本县由双人面签简化为1人面签,贫困户无相关身份证明材料由村部、社区出具身份证明材料,贷款年龄由60周岁以下放宽至65周岁。 ”望江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在皖各银行纷纷表态,不做“抽水机”、要做“输血机”。钟园说:“我们把小额信贷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网点,实行信贷人员包村到户,简化手续、精简流程、畅通渠道,让贫困户能够就近办理、省心办贷。 ”
“只有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才能让金融机构吃上定心丸,确保信贷资金能贷能还”
在扶贫小额信贷落地初期,考虑到放贷风险大,部分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一位农商行负责人坦言,以前很担心贫困户无力偿还,又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迫于政策压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只有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才能让金融机构吃上定心丸,确保信贷资金能贷能还。 ”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靳贞来认为,通过设立风险准备金、落实帮扶和监管责任、给贫困户投保等措施,解决资金安全问题。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各县区都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其中,阜阳市所辖县(市、区)风险补偿金合计金额最高(8110万元),其次是安庆市(6353万元)。
《意见》指出,完善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机制,各地进一步增加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省财政对31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以及享受省级贫困县待遇的叶集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给予贴息补助。
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扶贫小额信贷要与精准帮扶结合起来。我省要求,各地要明确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联系人的帮扶责任和监管措施,开展跟踪回访,监督贫困户用好资金。对因帮扶和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资金出现风险的,实行责任追究。
针对少数贫困户因为突发事故等意外情况,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以至于难以如期还贷的情况,部分县(市、区)为贷款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了因人身意外伤害而无力还贷的问题。含山县副县长雷经升介绍,2016年6月起,政府出资为全县1.36万贫困人口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共计提供2.86亿元的风险保障,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抗风险能力。
定远县为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按照5万元/人的年保险金额购买保险费为40元的“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合同的生效日期应与贷款合同签订日期保持一致。
今年,我省加大创新金融扶贫,用好财政资金的“药引子”和“催化剂”的作用,降低银行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
“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
有效使用扶贫贷款,不仅能实现贫困户增收的初衷,也能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运行。鉴于贫困户致贫原因、自身能力与发展意愿各不相同,所以,因户施策、精准选好发展项目十分关键。
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贫困户余方运,一直在外地打工,因为身体原因返乡。去年底,他获得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贷款3万元,购买了一辆4轮双排座农用车。 “去年腊月开始下乡卖蔬菜水果,除去成本和油费,每天净赚100多元。 ”余方运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靳贞来看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和帮助他们选择“学得会、能发展、有前景”的产业项目;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来说,地方则可以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其增收。
今年,萧县农商行筛选了1000余户贫困户,以带资入股方式与林平纸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该公司董事长李培凯说:“每户50000元,共计5000万元。贷款由银行委托支付转给公司,用于企业经营。企业获得资金的支持,每年给每个贫困户不低于3000元的分红资金。 ”
我省明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让能人大户的经营成果直接惠及贫困户。陈先德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分贷统还模式,由贫困户申请贷款,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偿还贷款本金、共享收益。
转自: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