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不仅与国内的商业领域密切相关,也是国际贸易的焦点。”日前,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袁秀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但同时,中国企业也不断遭遇他国知识产权壁垒,面临的维权问题不仅涉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还包括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海外侵犯知识产权指控。
客观看待“中国制造”侵权问题
随着中国企业及其产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近年来也逐渐遭到一些来自国外的质疑和指控。5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知识产权的《特别301报告》,再一次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名单。而去年年底,该办公室就曾发布过《恶名市场非常规审议报告》,将中国4家网站和6家实体市场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日前,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联合发布的《2017年欧盟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声称,全球约八成假冒产品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
“这类报告的数据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袁秀挺强调,判断一个国家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应考虑类别、统计标准、假货与相对应的真货数量等等。不能偏听偏信,应客观看待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评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也曾公开表示,侵权假冒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有市场因素,也有监管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合作。
防范与维权要双管齐下
侵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中国产品是假货的受害者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侵权行为。因而要反思并规范自身行为,减少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维护世界市场的知识产权秩序。
“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前没有做好规划,还按照国内的‘规则’办事。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侵权行为,遭遇诉讼才后知后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基于模仿甚至抄袭生产产品的企业,不可走向市场。贪图一时利益而忽视知识产权,可能给企业后续发展埋下重大隐患。只有提前在国内打好基础,过好知识产权关,才能顺利出海。
袁秀挺也强调,涉及出口的企业(包括商品和服务),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了解业内知识产权布局,有必要时请专业人士做好尽职调查,防范海外知识产权侵权指控风险。如果企业在这方面有所疏忽,则很有可能遭到境外知识产权人的起诉,在世界市场上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遇到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就会涉及到管辖权等专业的法律知识。再加上一些企业对当地法律规定不熟悉、很难联系到合适的咨询律师,导致无法熟练地运用境外法律制度,常常错失维权机会。
“中方企业如果遭到海外知识产权侵权控诉,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诉讼或仲裁。”袁秀挺告诉记者,这对于很多没有应诉经验的小企业来说往往是一个大考验。遇到这种情况,专业问题还应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海外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而小企业则应当借助其他力量,寻求政府、行业组织、律师的帮助。
去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其中提到,充分利用行业组织等各方力量贯彻实施应对海外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的政策,推动形成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网络。
据了解,中国贸促会下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企业权益保护中心、专利商标事务所等机构一直在做企业法律实务培训、编制知识产权指南、成立专门案件维权组等工作。下一步,上述机构将继续做好我国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帮助我国“走出去”企业提升自身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本报记者 钱颜)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