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设施相对不足 新能源汽车仍需消除“成长的烦恼”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29





  面对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电动汽车在清洁能源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到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已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了100万辆,在全球的占比达50%。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拐点,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成长期。不过,成长期的发展还需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到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已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了100万辆,在全球的占比达50%。”科技部部长万钢于6月6日召开的2017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上海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城市,上海嘉定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也从示范进入到了推广应用的2.0时代。”
 
  面对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电动汽车在清洁能源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此,相关部门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做出了巨大努力。
 
  以上海为例,据资料显示,其新能源汽车发展在2016年实现了“双突破”:制造业产值当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32.6亿元,同比增长23.4%;推广数量累计首次突破10万辆。全年上海市共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上牌45474辆,在全国率先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逾10万辆的城市(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约占75%),跃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同时,2016年完成新建充电桩3.63万个,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5.8万个。目前,上海市每辆新能源车平均拥有充电桩数量0.58个,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之间的配比获得了显著改善。同时,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上海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开展运营,投放电动汽车达到8400辆,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
 
  “2011年至2016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从不足5000辆发展到51万辆,保有量从1万辆到100万辆,总量在全球也是遥遥领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拐点,产品导入期已基本结束,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成长期。不过,成长期的发展还需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规划的基础上,2016年汽车行业正式对外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按照该目标,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应该达到4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依旧充满了新的挑战。
 
  万钢进一步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壁垒,完善相关政策。“首先要破除在建设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障碍,比如充电桩的安装。很多客户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时,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就是续驶里程是多少,实际上他的潜意识就是想知道要找一个充电桩难不难。我们要更多地破除这种障碍,进一步解决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表示,上海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的成绩仅仅只是第一步,今后会在多方的支持下,进行进一步优化、规划和布局,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下大力气。
 
  值得关注的是,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模式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鼓励了分时租赁的发展,且为了同时解决能源、环境以及城市拥堵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玩家”如今不在少数。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之所以国内运营的分时租赁车辆以电动汽车为主,除了清洁能源备受推广外,油电差价的利益驱动也使得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和分时租赁是‘天生的一对’,反过来说电动汽车要把它的优势发挥出来,十分需要分时租赁这种模式。”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宇表示。
 
  而有学者认为,电动汽车的受众群体还是小众化的,应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次,电动汽车是有特色的,而不是规模化的,它服务于特定的人群。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其主要服务于学校,近年来也基本上在城市的外围地区比较适用。所以说,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
 
  虽然在阶段性成果上已小有成就,但曹光宇也结合实际指出了分时租赁模式现有的问题之所在。比如网点分布还不很普及,网点停车位由于相对固定,高峰期的潮汐现象致使还车的时候会有堵塞现象,同时高峰期热点网点取车会有困难。“但是随着运行管理能力的提高、用户使用习惯的逐步培养,以及服务的进一步改善,我们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曹光宇说道。(本报记者吕途)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