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美国芯”知识产权仍是中国制造之“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范丽敏    时间:2017-05-03





  知识产权,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正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形成合力。”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近日举办的2017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介绍说,在立法方面,中国已形成高水平、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的保护范围、保护力度与国际水平接轨。在司法方面,今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将满3年,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执法方面,正在全面从严。据统计,2016年,全国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办案总量超过8万件,各类法院新接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超过13万件,既有力地打击了各类侵权行为,又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这一成就举世瞩目,就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为中国点赞。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给论坛的贺信中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体系稳步向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值得庆贺。


  2016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高居榜单前列,创下历史纪录。中国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审查机构——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00万件,排名全球第一,而且去年中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达到369万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1/3,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从国际层面来说,在建立全球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促进全球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方面,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所有成员国里表现也非常积极,响应迅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表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内,中国的表现可圈可点。2016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44.7%,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增长29.8%。中国正在努力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体系(海牙体系)。


  王彬颖认为,知识产权在全球各国政策制定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创新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创造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尽管如此,中国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仍有不少“痛点”。


  “虽然中国制造无论是体量还是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占到全球制造业总量的25%,但是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通常说‘中国制造美国芯’,这是中国制造之痛。痛在哪里?痛在知识产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汉东说,知识产权事实上是自主创新发展的刚需。如果说知识产权运用是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


  当下及未来,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立场?


  吴汉东建议,应该加强“四个保护”:一是平等保护。在中国,知识产权受到的保护在主体上没有公私性质之别,没有国别之分,更没有大小。


  二是分类保护。知识产权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从国家法律规定出发,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属性和特点,寻求有区别的保护方式、保护政策和保护路径。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版权,版权保护的是作品的独创性,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击盗版侵权,注重平衡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专利权。在当前要注重权利要求的法律保护,特别要注重首创发明专利的高水平保护。


  三是协同保护。我们应该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打造一个多元的治理体系和保护体制,同时加强司法保护、行政执法、专业仲裁、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保护体制或者是治理体系当中,要以行政执法为基础,以多元共治为补充。


  四是严格保护。对知识产权提供法律救济,应该考虑它的及时性和威慑性,这是WTO等规则对所有缔约方的要求。当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应该注重进一步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提高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防范预警机制。(本报记者范丽敏)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