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三样”产品出海遇政策壁垒 企业需多元化策略应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1-12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飞速发展,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保持强劲出口态势。我国“新三样”出口市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近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


  我国“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贡献。不过,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国“新三样”产品出海也面临着贸易壁垒等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新三样”企业需采取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等多元化策略应对,并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国际化发展。


  “出海”遇政策壁垒


  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的背后,与我国相关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息息相关。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我国光伏行业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制造能力、产业链完善程度均处于全球第一地位,产品出海在功率、效率、质量、配套服务等方面均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要求。


  综合来看,对于积极推进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国家而言,中国产品无疑是最优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我国“新三样”产品的强势发展,部分国家企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方式进行防范与打压。例如,近日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5月,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4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关税基础上,拟进一步提高中国产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确实有部分国家对我国‘新三样’产品加征关税,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最终也会影响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吕大良表示。


  多元化供给和输出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新三样”产品的竞争优势源自不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如果其他国家产品不跟进技术创新步伐,仅凭贸易保护手段,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市场地位。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占据全球约2/3市场份额,逐步构建了最完备、竞争最充分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链。在此背景下,如果欧美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外,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可替代的供应链。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中国“新三样”企业也正积极探索多元化策略应对,例如技术输出海外建厂,调整出口选择和流向,积极开拓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新兴海外市场。前不久,小鹏汽车携手阿联酋某公司在迪拜举行新品上市发布会,正式进入阿联酋市场;9月,正泰新能接连中标阿尔及利亚光伏项目,中标总量达1000MW。


  “新三样”企业加快探索出海新模式,从产品直接出口到建立海外本土化供应链体系。从今年整体情况看,除欧美市场以外,包括中东、南部非洲、南美、东南亚有关国家,电力系统更新换代和能源转型需求大,都正在成为“新三样”出口的重点布局市场。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保护政策只会削弱本国产业的长期竞争力。开放是促进创新最有效的方式,面对海外市场环境变化,中国“新三样”企业坚定推进转型、加强创新,并通过扩宽海外市场与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目的地更为多样。企业出海的驱动力也不仅是应对贸易壁垒,更多的是考虑产能双轨制、多元化供给和输出,互利共赢,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张森表示。


  有序落实本土化


  在受访人士看来,虽然我国“新三样”出口面临的外贸环境严峻,但整体仍具备竞争力。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未来中国“新三样”产品的出口依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以光伏为例,华创证券研报表示,展望2024全年,预计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50—260GW左右,同比增长约18%。海外来看,巴基斯坦、印度、中东国家等新兴市场新能源转型加速,有望支撑海外新增光伏装机,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450—460GW 左右,同比增长约17%。组件出口规模延续增长,逆变器出口规模持续修复。


  张森指出,长期来看,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和加大光伏等新能源投资合作的趋势不会改变,全球光伏市场装机增长态势不会改变,中国光伏产品服务全球的局面不会改变。


  展望未来,外贸“新三样”将持续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助力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新三样”企业出海要做好调研,高度关注出口国当地的一些认证或法律法规要求。本土化建厂要落到实处,避免蜂拥而上。(记者 姚美娇)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