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三季报前瞻:GDP增速或超5% 复苏进入平台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09





  国家统计局将于19日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成绩单”。三季度以来,不论是需求端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还是供给端的工业和服务业情况,都呈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


  专家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度在二季度“V”型反弹的基础上持续上升,三季度GDP增速或超5%。但现在更多还是一种恢复性增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比如收入增速不及经济增长的恢复,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力度不足和过快退出的风险,外部形势依然严峻等。


  展望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而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充足,四季度财政支出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


  三季度GDP增速或超5%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三季度经济在二季度“V”型反弹基础上,继续稳步复苏,内需疲弱状况有所改善,预计三季度GDP增长5.2%左右。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也认为,国内经济增长在投资加快、消费修复的带动下,逐步向潜在增速回归,预计三季度GDP增长5.4%左右,四季度GDP增长6%左右,全年约增长2.3%。


  三季度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势良好,经济恢复呈供求两旺良好态势。从需求端来看,出口增速由二季度的零增长左右提高到7、8月份的月均增长8%以上,投资累计增速由二季度末的-3.1%转为8月末的-0.3%,消费增速在8月由负转正,实现0.5%的增长(二季度为-4%)。


  从供给端来看,工业增速由二季度的4.4%提高到8月份的5.6%,服务业增速由1.9%提高到4.7%左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日表示,三季度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服务业生产,都比二季度有改善。从走势看,需求回升、投资加快、消费恢复对整个经济的带动在逐步增强。


  中信建投指出,8月份经济数据普遍靓丽,9月及四季度经济复苏向上的支撑动力仍强。消费限制的放宽、双节备货、中秋十一的长假都带动9月及四季度消费需求、工业生产、服务业生产提升。基建投资在剩余月份预计明显提升、制造业投资也在持续改善,总体看后期驱动经济改善的动力仍较多,经济数据向好方向不会变化。


  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展望四季度,尽管依然处在复苏通道,但增长动能将有所放缓,我国经济将进入复苏的平台期。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受疫情和政经格局变化影响,出口增长依旧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二是疫情防控措施对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影响依然存在,加上我国经济已接近正常水平,增速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三是基数效应基本消除。总体判断,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达5.6%左右,增速高于三季度。


  四季度财政发力空间充足


  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稳定复苏的态势。付凌晖表示,当前经济运行的变化主要还都是一种恢复性增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季度GDP当季增速有望实现5.5%~6%,但复苏步伐相对二、三季度边际上有所放缓。当前经济存在一些隐忧和问题,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仍不及经济增长的恢复,消费的扩大缺乏根本的支撑;过去几个月在融资和信贷投放方面,货币政策的表述和实际操作都出现了边际收紧的态势,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力度不足和过快退出的风险。


  王军表示,此外美国选战在四季度将见分晓,中美间的战略博弈和摩擦恐将面临不确定风险。


  对此,王军表示,应保持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平稳和更加灵活,不应轻言退出。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消费增长乏力,全年转正的难度很大,还要防止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需要维持对政府以外的信贷比较平稳的增长,以支持“双循环”的实现。


  关于四季度的宏观政策取向,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货币政策方面,随着经济增速向潜在水平回归,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总量上降息降准均难现,结构性政策继续担当重任,更强调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但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为配合财政发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短期货币政策亦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基础,四季度流动性不悲观。


  而在财政政策方面,伍超明认为,四季度财政发力空间充足,重点在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陆续下达,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将持续好转,四季度财政支出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


  王军还表示,当前宏观调控应从传统的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扩大出口等手段转向更加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以激发消费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提高收入是稳消费和形成“双循环”的核心与根本。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