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稳了 市场主体活力强了 “粮袋子”有保障了
从前8个月数据看“六稳”“六保”落实成效
刚刚公布的前8个月经济运行数据,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成绩单”,更是“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的检测证明。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年初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的珊珊,7月份找到了一份“带货主播”的新工作,在网络平台直播售卖大码女装。她说:“过去有销售经验,经过培训习惯了镜头之后,最近我的销售业绩越来越好了。”
近期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在内的9个新职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也发布意见,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动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于“六稳”和“六保”之首。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出台了一系列硬招实招,诸如加大信贷投放、减免增值税、减免部分社保费用、返还失业保险费等,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效果已经显现,就业形势保持向好态势。从主要就业指标来看,1至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8%;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8月份的5.6%。
“政府大力推动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为就业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随着经济的恢复,稳就业力度加大,就业保持稳定有基础。
市场主体更有活力了
飞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复工复业经历,是我国上亿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恢复营业之初,企业面临订单明显下滑、资金短缺、无力支付房租和员工薪酬等种种困难。包括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在内的一系列为企业纾困的政策,给企业带来生机。
“在困难时期,社保费、增值税等各种减免措施算下来,飞宿至少可以获得减免70万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营压力。”飞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从年初至今,稳企业的政策接续不断,国家打出“减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随后再度加码将政策延长实施期限,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2.5万亿元;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一系列政策,将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直达市场主体的“真金白银”,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一组数据看效果: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企业经营持续改善;8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连续6个月高于临界点以上,企业市场预期向好;1至7月份,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6.4万户,创业热情不减。
“二季度以来经济企稳回升,正是市场主体生机与活力逐步显现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住“粮袋子”更有底气了
还有半个月,家里种的20亩玉米就要收割了。来自产粮大省山东省夏津县的村民老李高兴地说:“今年地里收成不错,小麦已经丰收,玉米也是个丰收年。”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热度不减。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稳住百价之基,稳住百姓的幸福感。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比超过七成。本周初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全国各地秋粮生产的总体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国秋粮种植面积比上年还会有所增加。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状况,秋粮实现丰收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是比较充裕的,应该说保持粮食稳定供应、满足国内需要是有基础和条件的。”付凌晖说。
一周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给粮食“三交底”:口粮库存最为充裕、夏粮市场化收购为主、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仍将供大于需。其中,小麦产大于需1400万吨左右,稻谷1700万吨左右。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口粮供应绝对安全。(梁敏)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