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一重”扛鼎 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7-03





  时至年中,大批重点项目密集开工,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部署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内的“两新一重”成为重点。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落地的同时,更多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政策细则正在酝酿谋划中,下半年稳投资力度料将进一步加大。


  重点项目密集开工


  7月1日,陕西西安举行重点项目开工竣工活动,当日西安市区两级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500.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1.85亿元;集中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同一天,河南濮阳市2020年第二批12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5亿元,包括工业、城建环保、交通能源等近百个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一周内,广西、四川、云南等多地大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两新一重”项目成重头戏。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有效投资作出部署,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下半年有望延续这一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增速比1至4月加快6.8个百分点。另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6月各省市开工重大项目4100余个,环比增长约36.74%,项目总投资超2.4万亿元,环比增加约5.12%。


  下半年央地加码稳投资


  大批重点项目密集开工的背后,是从中央到地方加码稳投资。近期,从部委到地方,陆续召开会议研判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以“两新一重”为抓手加大力度稳投资仍是重点。


  7月2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强调全力做好下半年交通运输重点工作。提出着力扩大交通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交通运输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军。推动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新技术为传统交通赋能,使交通项目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持续加强投资项目调度,推动新建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各地区要聚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提高项目谋划设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加强对12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的指导,抓紧制定示范方案,因地制宜、一县一方案。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地方上,河南提出将全面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在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辽宁表示落实好出台的稳投资政策措施,抓好“两新一重”各项任务,按照“网格化”抓投资、抓项目的方式,全力推动投资和项目工作。广西起草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和支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初步筛选出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重要项目374个,总投资约7302亿元。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两新一重”不仅是中国稳增长、保就业的手段,也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速布局5G等“新基建”,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基建带动投资消费增长的乘数作用。同时,“两新一重”建设可以从新领域和高科技层面带动企业发展,降低经济波动对生产投资带来的影响。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也表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均存在较大发力空间。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的发力重点。与此同时,基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传统基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特别是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等领域仍存在较大缺口和需求量,相关项目建设将有力推动人民生活的改善。


  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这么多投资项目,钱从何来?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另一方面,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也在发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按照财政部计划,今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部分也指向“两新一重”建设领域。


  地方层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加快落地。贵州日前集中开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1个,重点围绕“两新一重”、民生短板等领域,总投资606亿元,获得专项债券支持107亿元。辽宁表示将抓住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机遇,向国家申报500个项目,投资需求1000多亿元。


  更多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举措正在谋划中。例如,河南将制定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措施,依托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持续常态化推介“两新一重”重大项目,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探索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盘活优质存量资产,形成良性投资循环。福建将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挥好中央专项债券和地方财政资金作用,做好政银企对接工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章俊表示,下半年“两新一重”要精准进行项目资金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两新一重”的项目投资与下游需求有效结合,发挥产业链协同和配套能力,同时推行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灵活多元安排投融资方式。其中,对于新兴产业可以适度降低其债权、股权融资门槛,鼓励推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


  范若滢建议,建立健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的长效机制,继续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提振市场主体长期投资经营信心。同时,灵活安排融资模式,鼓励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此外,适度放宽基础设施领域的外资准入门槛,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引入长期外资参与相关项目建设。(记者 王璐 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