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明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新增专项债额度,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绩效管理操作指引出台,重磅文件接连发布,打出资金“组合拳”加码助力稳投资。
财政部4月2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地方债券发行387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3194亿元,再融资债券681亿元。截至3月底,2020年发行地方债券1610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5424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18480亿元的83.5%,包括专项债券10829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83.9%。分地区看,北京、天津、辽宁等13个地区完成全部提前下达额度债券发行任务。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在前期已下达一部分今年专项债限额的基础上,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3月2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作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力点之一,专项债提速扩容将对稳投资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地方专项债投向基建比例明显增加,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更强提振。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此前表示,截至3月20日,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的资本金的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这1200亿元可以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4月2日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全力保障地方债券平稳顺利发行,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作为补充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另一种模式,PPP提速信号也渐渐增强,近期重磅文件接连发布。
财政部日前印发PPP绩效管理操作指引,被业内视作PPP市场建立长效创新机制的里程碑。一个多月时间内,财政部层面已接连发布有关PPP的文件,涉及项目储备、综合信息平台、污水处理领域合同示范文本等。此前,财政部PPP中心还发文要求加快PPP项目入库进度,切实发挥PPP补短板稳投资作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中作用。
地方版扶持政策也在密集推进。广西日前印发加快推进PPP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十条措施,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方面,大力推广PPP模式。日前,深圳市发布的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提出,推进PPP模式,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从业内获悉,还有多地也正在酝酿相关扶持文件,进行PPP项目的筹划和前期准备。业内指出,PPP提速信号渐强,预计将在助力稳投资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指出,近期财政部发布的多份PPP相关文件共同特点是服务于PPP的能力建设,旨在全面提高PPP的文件质量、绩效付费管理能力和政府监管水平,为PPP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后台支持。这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即PPP在经历2014年至2017四年高速发展和2018年至2019两年调整之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成为一项成熟的经济政策。
他表示,当前,基建稳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凸显,PPP作为政府提高投融资效率的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计财政部出台政策后,各方将会积极参与,2020年的PPP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六稳”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卓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绩效管理文件的出台说明PPP项目的宏观治理正趋向成熟,广西文件出台印证地方政府把PPP已作为常规项目操作的备选模式之一,也是PPP模式经历调整、巩固阶段之后的再提高。在他看来,还需要在制度上解决投资与融资、融资与落地、落地与退出的共同难题,用以确保PPP行稳致远,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上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业内指出,专项债、PPP的提速,将为不断扩容的投资规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稳投资”注入动力。而带动市场化资金参与补短板稳投资的项目,还有其他可选模式进一步拓宽渠道。例如,地方设立专项融资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基建项目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建投资增速的重要环节,应进一步拓宽渠道。除了扩大专项债额度之外,还应更大程度上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灵活安排融资模式,提高民间资本和外资长期资本参与基建项目的热情。鼓励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解决投资项目资金压力较大问题。
而对于新基建而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新基建需要新的建设模式。新基建的投资建设既需要广义的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协调协同,也需要具体的承载模式,如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在他看来,可以用开发性政社合作这种全新的模式来助推“新基建”。与传统基于单个项目的PPP模式不同,开发性政社合作是基于片区整体的综合开发运营,社会资本方提供一体化的综合开发服务:包括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运营等,社会资本承担主要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责任,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挂钩,形成一体化的开发性新机制。(记者 孙韶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