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让外贸和外资企业尽快感受到“春意”,中国再出一揽子扶持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
稳外贸:聚焦痛点
为何要在此时稳外贸?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形势不乐观。
据官方数据,今年1-2月中国出口2.0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5.9%;进口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完成已有订单、争取新订单均有困难,商品出口成本有所增加,个别外贸线路甚至中断。
外贸严峻程度前所未有。
此前,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9%。在外需疲软背景下,今后中国外贸料将遇到更大挑战,需及早未雨绸缪。
另一方面,疫情会通过外贸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力度稳外贸,也是维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地位的需要。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称,如果中国外贸企业不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国外客户就有可能另寻其他合作伙伴,这对中国外贸长远发展不利,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不利。
连日来,从帮助企业开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到加大贸易融资支持,扩大外贸信贷投放,确保对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实现应贷尽贷,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已密集出台。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外贸企业送出了更大政策“红包”:如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做好筹办春季广交会的准备工作等。
会议还专门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预付款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和融资成本。
对苦于资金紧张、履约难、接单难的外贸企业而言,这些举措无疑切中了其生产经营痛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轻装上阵。
稳外资:长短结合
稳外资也正当其时。
疫情给中国吸收外资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据官方数据,今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坦言,疫情导致投资者等待观望心理加重,对今年中国引资工作稳存量、促增量带来压力,引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预计疫情对吸收外资的影响在二月、三月乃至一季度将更加明显。
国是直通车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华外企恢复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各地复工复产政策不一,产业链各个环节复工复产进度也不一,这给外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物流运输造成困扰;二是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资有难度。
对此,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分区分级实施精准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要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会议还提出,要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
如果说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是短期内解决外企燃眉之急,那么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就是从长远出发,从根本上给企业“定心丸”。长短结合,稳外资将收到更好效果,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望继续提升。
一系列稳外资措施之下,已有不少外企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
美国强生公司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对国是直通车表示,中国政府针对外企的服务措施和支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公司对恢复经营和生产、稳定发展的信心。“疫情不会改变中国市场的良好发展远景,今后强生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华投资。”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称,随着稳外资政策精准发力,今年中国吸收外资仍有望适度增长。
“把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我国外贸长期向好发展趋势就不会改变,吸收外资的综合优势也不会改变。”他说。(李晓喻)
转自:“国是直通车”微信公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