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指数、明晟指数首次吸纳创业板股票、沪伦通正式启动、中国债券纳入巴克莱指数……
2019年时已过半,扩大金融开放的成果可圈可点,一系列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人民币资产成为国际投资“标配”
4月1日起,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5月14日,明晟公司宣布将把现有A股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6月24日,富时罗素正式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
在业界看来,国际重要金融指数争相吸纳A股和中国债券市场,这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中长期投资者必须配置的重要资产组成。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注入“活水”。
仅在债券市场,到目前为止,今年境外投资者在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净买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5月份净买入168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境外投资者的比重仍然较低,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境外资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力大。
为了满足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今年1至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了13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共计47.4亿美元,超过2018年全年批准总额度。
“推动QFII、RQFII改革,扩大投资范围,研究适度放宽甚至取消QFII额度管理。”潘功胜的表态带给人们对金融领域开放的更多期待。
企业跨境融资开辟新通道
6月17日,沪伦通正式启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华泰证券发行沪伦通下首只全球存托凭证产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沪伦通开通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再下一城,互联互通机制再次迎来新探索,实现了与欧洲市场的首次直接连通。
一方面,让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有机会进入全球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为境内上市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通道;同样,英国的上市公司能够有机会获得中国投资者的融资。另一方面,两国投资者都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直接投资对方市场上市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推动两地市场的投资便利,拓宽了投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5月27日发布《存托凭证跨境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跨境资金流动和汇兑管理等相关政策。这不仅为沪伦通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更是作为制度供给,为将来开展此类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更多的市场双向联动值得期待。
差异化金融服务将更加丰富
3月29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获得核准设立。其中野村控股株式会社持股比例达到51%。新公司将未来业务目标定位在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
“在中国,大家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存款,而是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并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理财规划,所以现在有很多证券公司以及金融公司都在进入财富管理领域。”野村控股亚洲(除日本外)执行主席及中国委员会主席饭山俊康说。
金融业本质上就是竞争性服务行业,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满足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如同野村证券一样,外资金融机构更多地选择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一些外资保险企业看好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中高端健康险业务,重点发力推出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2019年以来,至少5家外资保险公司增资获批,增资金额累计超过20亿元,与此同时,十余家外资保险机构增持股份、筹建省级分支机构申请密集获批,规模和数量均超过往年同期。
可以想象,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金融市场同质化竞争的格局有望改变。企业、百姓可望获得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
目前,还有一系列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措施正在路上,未来可以预期的新变化让人们翘首以待。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