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亮点不断涌现 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3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尤为可喜的是,经济发展的亮点不断涌现,新动能茁壮成长。


  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民间投资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目前都出现企稳迹象,而且从企业利润和企业信心来看,都能够支撑制造业投资保持目前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认为,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速的回升,说明投资结构在优化,内生动力结构也在改善。


  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7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6%,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创新加快。


  同时,创新与创业互促共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亿户,达到标志性高点。新设市场主体的“质”也在同步提高。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设企业56.9万户,同比增长19.9%。


  从服务业方面来看,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上半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也都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22.6%。


  此外,新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业态蓬勃涌现。网上零售等新兴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今年1月份至7月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9.1%。智能零售、产能共享等新热点持续涌现。


  从进出口方面看,外贸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也更趋平衡,贸易顺差收窄。今年1月份至7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12.9%。7月份贸易顺差比上月收窄839亿元。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态势比较明显,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全球范围总体复苏态势仍在持续,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副研究员盛朝迅认为,新动能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和创新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不断发展壮大;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质量产品服务的需求对新动能发展产生巨大牵引;三是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发展支撑新动能蓬勃发展;四是体制机制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新动能发展释放巨大活力。而体制机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是最为关键的。


  除了我国自身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对新兴产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为新动能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结构性去产能工作有序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加快。


  减税降费接连发力政策密集出台,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多措并举降低要素成本和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三方面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在减税方面,深化增值税改革,减征页岩气资源税,对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在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方面,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省内天然气输配价格,降低电信资费以及交通、物流等领域收费。预计全年为企业降成本1.1万亿元以上。


  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大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2018年再取消部分行政许可等事项,2020年底前将基本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应放尽放”。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央行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一系列政策为企业松绑。微观杠杆率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不断降低,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深化改革将释放更多活力


  当前,我国新动能加快成长,分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方兴未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试验田。


  国家发改委城镇发展室副主任刘保奎认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意味着发展梯度、消费水平和产业层次上的差距,也意味着新动能持续发力具有广阔空间。此外,中西部地区依然处在城镇化加速期,特别是在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城镇化将激发当地在文化体育、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领域快速发展。伴随着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当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也将得到快速提升,进一步支撑城市创新环境的改善,在传统业态基础上催生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等新的业态,西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已经呈现出这一态势。此外,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还会伴生出对新型金融、数字服务、家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为中长期的生产服务和消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如何放大亮点增加动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巡视员伍浩认为,关键是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创新活力,通过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投资环境、产权保护等多种方式,切实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盛朝迅表示,推动新动能发展仍需“放管结合”,既要充分“放手”,破除制约新动能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新经济新动能领域市场主体活力,又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特点,探索包容性审慎监管制度,根据新兴产业跨界经营的特点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协同监管,促进新动能持续健康成长。同时,加大对新动能发展所需要素扶持力度,增强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能力。(记者 李予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7开局稳中求进 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要达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就必须确保年均7 2%的GDP增长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长,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长率在6 4%就能基本达成这一目标。
    2017-03-22
  • 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6 9%,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以六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交出答卷,实现良好开局。经济回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风险是什么?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
    2017-04-27
  • 从“工资单”变化看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不同行业工资高低、增速快慢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稳”“进”“新”“优”的脉络清晰可见。
    2017-06-08
  •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都在合理区间,甚至好于预期,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 9%,同比提高0 2个百分点,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值
    2017-07-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