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正值2018年上下半场交接期,从半年报来看,我国经济整体稳中向好,但部分指标出现波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引发了一些担忧和质疑。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解析经济半年报”系列报道,全面看待短期数据升降之“形”,准确把握经济长期向好之“势”,积极回应各界关切,正确认识热点难点,理性引导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编者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又是内需的顶梁柱。怎么看待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下半年还将有哪些新亮点?“顶梁柱”能否更给力?
怎么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
综合考虑服务消费等因素,上半年我国消费依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个百分点。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跌出两位数,且5月份增速创下过去15年来的新低,对此应当怎么看?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两位数的增长水平是不低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分季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增长9.8%,二季度增长9%。虽然5、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波动,但从历史数据看,消费市场单月数据波动很正常,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总体来看,我国消费市场基本平稳,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对于数据波动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受7月1日汽车进口关税的调整影响,5、6月份汽车类商品销售有比较明显的回落,而且汽车类商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较高,占13%左右。如果扣除汽车类商品销售短期因素影响,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的增速就不是8.5%,而是10%左右;6月份的增长速度也不是9%,而是接近11%。
“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实物消费里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另一方面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反映了商品消费,没有将服务消费的增长体现出来。”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比实物消费增速要快,比重每年大概提高1个百分点。目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约为50%。“看看红火的服务消费市场就知道,我国消费还是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势头,而不是疲弱。”
上半年,我国体育、健康、旅游等服务消费势头强劲。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4.6%,旅馆住宿支出增长37.8%,交通费支出增长22.8%。追求舒适生活的享受型服务消费需求旺盛,全国居民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16.6%,家政服务支出增长33.1%。同时,个人护理、教育培训方面投入加大,全国居民人均用于化妆品、成人教育及学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呈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服务业运行平稳,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服务消费的好态势。上半年,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各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都在8%以上,总体较为平稳。今年以来,服务业用电量维持在14%以上的高位,说明服务业生产与消费依然保持较强活力。
旺盛的消费需求还体现在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3,连续3个季度处于较乐观区间。
消费增长的新动力从哪儿找寻?
亮点不像以前那样集中,而是分散在聚焦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7月21日,位于南京新街口的苏鲜生超市里熙熙攘攘。“包括海鲜在内的各种新鲜食材,可以打包带回家烹饪,也能在现场直接加工,这种体验很不错。”在超市购物的李明说,超市引入溯源编码技术,很多商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查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流程信息,买着放心。选购完商品后,自助扫码、自助支付,增加了便利性。“实体店有了如此体验,生意火爆不难理解。”
近年来,居住类、汽车类等传统消费热点有降温趋势,谁来担纲消费增长新热点?赵萍认为,由于我国消费市场发展到个性化、多样化阶段,亮点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但涌现出一批新的增长亮点,分散在聚焦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各个行业和领域。
“品质”成为关键词。上半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近三成。然而,网络零售背后反映出的品质消费趋势,比增速吸引了更多关注:根据苏宁易购的数据, 无论是3C电器、美妆个护,还是食品、日用品,人们在搜索商品时更加呈现出“品牌主导”的特征,相关品类的品牌商品销售量增速相对较快。
“从买得到发展为买得好,人们对消费各个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产生了新的需求和机会。”黄志龙说,无论是实物消费还是服务消费,品质升级都成为主要趋势,也创造了新增长点。以实体店转型升级为例,一些实体店因跟不上消费升级趋势而生意冷清,但在融合了更丰富的服务项目、更先进的支付技术、更畅爽的购物体验后,可以迅速扭转经营情况。
得益于此,上半年全国便利店、超市、百货店等实体业态增速加快。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4.6%,较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6月同比增长4.8%。“这就是新需求的能量。”黄志龙说。
上半年,改善类、升级类商品销售表现不错。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日用品、家电类和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2%、12.6%、10.6%和10.6%,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9、3.6、0.2和0.5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上半年销售类值中,对开门冰箱、滚筒式洗衣机、超高清电视销量同比分别高出冰箱、洗衣机、电视类销售增速8.8、5.2和3.5个百分点。
健康、绿色、智能等消费领域创新产品,也是上半年消费市场的新卖点。“6·18”促销节期间,家用智能净水器、扫地机器人、健康秤等产品,成为各大平台销售的爆款。
消费升级的另一热点是个性化定制。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近95%的受访者对个性化定制感兴趣;在个性化消费中,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提出新要求,超过四成的“90后”受访者更青睐“轻奢品牌”。
如何更好地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要重视提升供给质量,以供给创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主引擎的作用。让消费这驾马车加力,关键是把握好三点:一是更好地激发百姓消费需求;二是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三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人们提供更多合口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上海市杨浦区某高校学生王伟是个游戏达人,最近玩上了“VR”游戏。让他苦恼的是,很多游戏装备仍然要买国外开发和生产的,不仅价格贵而且不容易买到。“国产的也买过,无论是画质还是灵敏度,确实都还差一截。”
“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黄志龙认为,相比加快增长的新消费需求,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的相关产业和产品供给虽然也在提速,但仍然有不小的缺口。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商务部将在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扩大中高端商品进口、促进绿色循环消费、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试点、改造提升高品位步行街等方面,适时研究出台相关举措。
赵萍认为,当前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供给质量,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花色品种多样、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在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能。
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供给质量偏低的问题。以家政服务业为例,收费不透明、服务标准化水平低等,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满意度。专家建议,应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标准化水平,强化家政、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标准工作,向国际标准水平看齐。
“要注重利用全球要素和全球市场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利用全球商品和服务满足国内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黄志龙说,从消费结构看,国内居民消费中的进口商品比重有上升趋势。我国扩大进口连出重磅组合拳,消费者将享受到种类更丰富、价格更实惠、购买更便捷的体验,有益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赵萍认为,下半年是传统消费旺季,节庆消费以及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同时,扩大进口的政策效果下半年会逐步显现,特别是进口商品消费会有一些新亮点;另外,下半年业态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新的消费渠道成为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预计下半年消费形势比上半年更好,消费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靠动力。”赵萍说。(记者 王珂)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