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改增开始的增值税改革,五年时间进行了七步调整,这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增值税的后续改革,今年5月1日,增值税税率将从17%和11%两档调整为16%和10%,增值税税率下调等改革措施,预计全年减税将超过4000亿元。
(图片来源:互联网)
目前距离5月1日新税率实施仅剩一周时间,税务系统也在做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包括税控设备的调整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各大律师事务所和税务部门人员正在为增值税纳税人做各项配套辅导。“税率调整会涉及到纳税人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利润等一系列财务指标,为企业生产做税务策划也是这段时间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位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合伙人说。
纳税发生时间
“增值税税率下调利好企业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跨5月1日前后的经济行为,对企业来说,要清楚增值税发票开具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适用税率。” 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流转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认为。
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包含17%、11%、6%和零税率。按照国务院规定,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将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农产品等货物的税率从11%降至10%。
这也意味着,5月1日后,企业能否享受增值税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的红利,要看其经济行为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月1日前未开具发票,调整税率后再开具发票,应当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适用税率,纳税义务发生在5月1日前的,适用17%、11%的税率;纳税义务发生在5月1日后的,适用16%、10%的税率。”
对企业来说,了解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及把握增值税发票开具时间,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胡根荣举例说明,比如A公司于2018年4月10日向B公司(一般纳税人)采购一批货物(原适用税率为17%)并预付了货款,B公司于2018年5月10日发货,则B公司应当在货物发出的当天,开具16%税率的增值税发票给A公司。若B公司采取的是直接收款的方式并于4月10日收讫销售款项,则B公司即使是5月1日之后补开发票,也应当按17%税率开具。
此外,涉及到跨期业务应如何开具发票的问题。
胡根荣建议,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标准已适用原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如果在5月1日之后需开具发票,仍应允许纳税人按照原税率开票。相应地,如果因退货、折让等原因需开具红字发票,也应适用原蓝字发票的税率。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5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这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年销售额标准分别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与提供营改增应税行为的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一致。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行规定,纳税人兼有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和营改增应税行为的,在判断是否超过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时,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与营改增应税行为销售额分别计算。
税率合并的预期
5月1日后,除零税率外,中国依旧维持16%、10%和6%三档增值税税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的要求,我们预计未来仍将进一步调整增值税税率。”胡根荣说。
4月18日,中泰证券发布报告,制造业将降税超千亿元。根据定量测算,剔除增值税下降引发应纳税所得额增加的影响,前三季度制造业有望降税783亿元,折合全年约1044亿元,其中上游降税约309.1亿元,中游降税约420.3亿元,下游降税约314.7亿元。
在新一轮减税降费背景下,增值税税率合并的预期也在增强。
2012年我国启动营改增试点改革,五年时间增值税共实施了七大步改革措施。
第一步,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启动了营改增试点;第二步,将上海改革试点分批扩大至北京等11个省市;第三步,2013年8月1日,将上述试点在全国推开;第四步,2014年1月1日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试点;第五步,2014年6月1日将电信业纳入试点;第六步,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第七步,2017年7月1日,将17%、13%、11%、6%四档税率简并至17%、11%、6%三档。
中国税务学会第一副会长丘小雄认为,增值税的改革措施,为实体经济普遍减税,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平等享受改革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增值税改革要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在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后,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步改革更多指向税率合并。
“增值税税率从三档变两档的路径选择,可能是在17%、11%和6%三档税率之间选择中间值作为新的税率合并成两档。目前17%和11%已经下调了1个百分点,最有可能的路径是在10%和6%做中间取舍。”4月20日,一位财税系统人士分析。
该人士预测,增值税税率合并两档的改革或将在年内启动完成。
转自:中国经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