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西藏拉萨城关区纳金乡主任科员、塔玛村党委第一书记格桑卓嘎在发言。姚海全 摄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电商公司的张伟和母亲在新疆精河县线下实体店展示自家出售的特产。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俯瞰浙江省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的美丽乡村景色。美丽乡村建设,让青山绿水成为当地“金名片”。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部署,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对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转型升级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依靠改革创新,中国乡村潜力无限,振兴大有可为。
产业发展促增收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巧劲儿推进产业项目实施。”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村党委书记章联生说,今年要改造升级村里的水果批发市场,为村民增收创造条件。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报告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二十字总要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种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收成,我们要让农民买到放心的好种子。”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恺说,农村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在市场监管、规范管理上多做工作,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在一些地区,农村产业探索有了新路径和新动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旅游的作用立竿见影。”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说,重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搭建18条“房车旅游”优质线路,促进了18个偏远乡镇的发展振兴。
“旅游业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推动力,村民收入大大增加,市民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刘旗说。
开发新绣品、培训班授课、联系定点供货景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办人乔进双梅通过刺绣,带动少数民族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有了产业才有就业,有了就业才能增收,真正的脱贫还是要回到产业兴旺上来。找到自己适宜的产业和特色,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说。
返乡创业迎契机
“农村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支撑,对此应该未雨绸缪。”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带来了关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提案。
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代表委员看来,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
刘木华建议,要开展农民大学生工程,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教育,帮助他们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带头致富;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就业,让学生学得好,留得住;借助外智,开展科技特派团等智力支援,为农、工、商和旅游等多方面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余留芬也带来了一件关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提案。“当前农村的确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建设。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在农村扎根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典型故事,激发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发展。”余留芬说。
近几年,为支持人才回乡,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举措。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建议,如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等。
“各方面条件好了很多,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就看年轻人有没有这样的眼光、愿不愿意来广阔的农村天地闯一闯。”余留芬说,“时代造就英雄。现在返乡发展真是迎来了特别好的契机。”
基础建设创环境
“乡村振兴具体规划的实施,给咱们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这几年,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越来越大。通过脱贫攻坚,老百姓得到很多实惠。”乔进双梅说。
5年多来,从乡村公路建设到“厕所革命”实施,农村各项事业“多点开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乡村旅游的新‘玩法’离不开乡村基础设施和各项事业的推进。”刘旗说,在重庆的乡村,游客既可以游览沿线旅游景区、感受乡土文化,也可以品尝农家美食、购买生态农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比如,要推行“厕所革命”,没有自来水是不行的;在液化气、煤气使用等方面,相应配套设施的改善空间还很大;要想留住建设美丽乡村的人才,也要从根本上改变乡村落后的环境。
对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章联生已经成竹在胸。他说,今年西安村将实施养老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辖区幼儿园资源整合等一批民生工程项目。
“我们要深挖乡村资源、厚植发展优势,让村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文明和谐起来、村居治理完善起来,给村民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章联生说。(记者 李婕 叶晓楠 卢泽华)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