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全国2017年经济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速6.9%,实现2010年来首次回升。十几天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也陆续公布2017年经济数据。至此,中国经济年报的整体与局部信息齐备。不过,此前部分地区主动将GDP“挤水分”的情况,也不免引发一些对地方和全国经济状况的疑虑。对此,专家指出,在目前核算体系下,全国GDP不简单等于地方GDP加总,足以呈现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而“挤出水分”的地方GDP,也更能呈现中国地方经济的真实活力,区域格局看点更足。
总量增速亮点多
一份31个省区市的2017年经济数据单,可以从许多维度来观察。
看经济总量。与全国GDP类似,2017年许多地方经济总量也迈上新的台阶。比如,广东和江苏名列“8万亿俱乐部”。其中,广东2017年GDP达8.99万亿元,继续居全国首位;江苏则达到8.59万亿元。此外,上海首次突破3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跨过3万亿GDP门槛的城市。
看经济增速。与全国6.9%的经济增速相比,全国22地增速均在此之上;上海与之持平;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甘肃等8个地区略低于全国增速。
看区域发展。2017年,西部地区发展抢眼,GDP增速排在前四位的贵州、西藏、云南、重庆均属于西部地区。东北三省亦呈现回暖迹象,除吉林省GDP增速略有放缓外,辽宁、黑龙江GDP增速均有所回升。其中,辽宁GDP同比增长4.2%,增速由负转正,逆转几年来的回落态势;黑龙江GDP增速也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的逐步上升,2017年增至6.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整体来看,各地经济与全国形势趋同,都是好于预期,绝大部分省份表现较好。不过,各省表现也呈现区域分化的特点,北方地区经济增速相对较低,面临的结构转型调整等困难多一些;南方则相对较好,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新兴制造等产业的较快发展。
“挤出水分”更可靠
内蒙古和天津因此前主动“挤水分”而获得颇多关注。天津调降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内蒙古则调减2016、2017年的财政收入数据。根据最终发布,2017年,内蒙古GDP增速由2016年的7.2%放缓至4%;天津GDP增速由2016年的9%放缓至3.6%。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7年内蒙古政府解决工业增加值数据不实和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等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
不过,这些地方数据变动会影响全国经济数据的有效性吗?
“不影响全国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全国数据时,工业主要采用联网直报数据,农业采用抽样调查,服务业近年来更多运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多种数据核算。
当前中国对GDP采用国家、省、市、县四级核算的方式,国家GDP并不等于地方GDP的加总。牛犁指出,在省级核算时,省与省之间会因为投入产出、注册地和生产活动发生地不一致等问题,造成重复统计,由此导致各省GDP加总超过全国总量的情况。“但最近几年差距缩小,统计的可靠性在增强。总体来看,当前数据反映中国经济的趋势走向和基本现状是完全没问题的。”他说。
提质增效作重点
在近期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上,2018年各地全年经济目标也相继出炉。记者梳理发现,绝大部分省份主动调降或维持上一年GDP增速目标,大部分处于6%-8.5%的区间,而“高质量发展”成为屡被提及的关键词。
例如,天津将2018年GDP预期目标由2017年的8%下调至5%。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是天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速度情结”也正在弱化。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实际执行时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可以低一些。其重点强调的则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发展中补齐短板,在提升质量中扩大总量。”山东将今年经济预期增速设定为7%以上,也强调要高质量发展,不为增长速度高低困扰。
“各省制定的经济增速目标,针对的是各地经济面临的现实状况,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不过牛犁认为,首要一条是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明确地指出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都要遵循高质量的总要求,这是重要的导向。(李婕)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